以自身經驗及生活例子教學 80後補習老師:沒有人天生數學極差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數學科是很多學生的夢魘。有人認為數學其實跟日常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不屑用心研究;亦有人因為一時的挫折,從此放棄數學。兩位80後的數學老師Angus和Konto都並非數學天才,小時候走過低谷,大學畢業後就決心開辦數學教育中心,以自身經驗及各種有趣的生活例子教導學生。
攝影:鄧倩螢

數學教育中心Mathome Education Centre Ltd.創辦人Konto(左)、Angus(右)。

這兩位數學老師的學數經歷並非一帆風順。Angus中六時試過數學考得9分,他當時不知道為何要學數學,幸得老師啟發他數學跟日常生活的連繫,例如微積分跟金融有關、對數(logarithm)應用於天文學等等。自此令他對數學有另一番看法,在大學修讀數學後更成為數學老師。而Konto 小學二、三年班時數學都很差,暑假惡補一番,在學校測試取得一次100分後,就從此愛上數學。「所以我覺得小朋友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心態,你只要幫他考到高分,他就自然會喜歡數學;但你令他考到高分,就要先令他喜歡數學,這是一個循環。」Konto說。

以生活例子增加學習效率和趣味

學生得知老師也經歷過低谷,都會特別信任他們,更接受他們以生活例子教數學。Angus指,尤其是當教小六升中一的負數課題時,生活例子特別有效。「最有用真的是講錢;我今天借你5元,明天再借你5元,我欠你多少呀?學生迅速回答10元。其實這就是-5+(-5),這樣引導他們就很快接受,一課完成。」又例如買賣折扣,老師也會描述一個交易情況。「貨品標籤上的就是標價(marked price),但收銀員通常都會說今天買兩件有9折,最後付費的價錢就是售價(selling price)。這樣學生就會分得清不同的名詞,更易拆解文字題,列出算式。

運算能力問題不大 家庭照顧太好欠缺常識

中學的題目比較艱深,活用生活例子可幫助學生理解;而小學程度的題目本身都很生活化,例如時間、速率,不用生活例子也問題不大。不過Konto和Angus指,現時的小學生運算能力問題不大,反而是欠缺常識。Konto說:「現時多了小學生不懂得看時鐘、日曆,8月1日是星期一,下星期一是幾多號?他不懂得加7去運算的。」Angus了解過學生的背景,就知道問題所在,「原來他家中是沒有時鐘,從小都由工人負責看時間照顧他上學吃飯等日常行程,在學生的世界裏原來是不知道有時鐘這回事。」另外現時很多都是電子鐘,小朋友都不懂得分辨時、分、秒針。

除此之外,可能多使用八達通、付錢又是靠外傭的關係,他們指小學生都不懂得數錢,「一個5元可以換幾多個1元都不懂」。更嚴重的,還有「左右上下都不會分」、「毫米、厘米、米的單位概念都沒有」,這些情況在小一至小六都能看得到。

數學恐懼多源自家長 改正比答對題目重要

家長一邊照顧得太好令小朋友失去學習常識的機會,卻一邊覺得小朋友的能力不足,無形中給予太多壓力。兩位老師指通常家長看到小朋友5、60分就會說他們數學很差,但跟他們做了一陣子練習,發覺他們能力上沒有問題,反而是很聰明。「何謂差?差通常都是家長定義出來。一直保持5、60分的擺明是心態上有問題。心態比能力重要,不會有人天生就數學特別差。」Angus續說,「怕通常不是怕數學,而是怕被媽媽逼,怕功課很多、怕成績差,不是怕知識。」

有些小朋友可能天生理解能力、接收資訊的能力較差,亦有專注力不足的情況,這些就可能需要更多的操練,老師們亦承認數學是要靠操練的,但是「重質不重量」。「操還操,不是每次都要做100條。當中其實有10條是同款,學生懂得兩條便可。」Angus又會問家長:「你喜歡每天炒同一款菜嗎?」家長會答「不喜歡」,他反問:「那為何你會覺得小朋友會喜歡做100次同樣的題目呢?」

除了要適量的操練接觸不同種類的題目,Konto指改正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你錯不要緊,但你改錯把它再答對,下次才會知道如何應對。」他又指改正比答對題目重要,「因為你答對的是沒有問題,你做錯的才是問題。你改正便可,不用再做新題目,做新的題目再錯同一樣東西,結果都是一樣。」

對學校的奇怪題目束手無策

一些平常的題目,Konto和Angus都可以多設幾份模擬試卷讓學生熟習,但遇到一些「騎呢」問題,他們真的束手無策,慨嘆小學數學的文字題反而是考中文。「49個蛋糕,8個為之一盒,最後一盒有幾多個?」這道題目是他們當年吵得面紅耳赤的難題,「學校老師沒有說明要完整一盒還是只要盒中有蛋糕便可,我們認為答案是1,因為定義了8個為次一盒,最後一盒剩1個蛋糕。但學校的答案是9,指將最後一個塞入盒中。」面對這種現象,他們理解為何家長會「群情洶湧」。

打好基礎 注意學習銜接期

「騎呢」問題我們未能一一解決,但整體來說學數學最重要是打好基礎。兩位老師都強調小朋友要先清楚理解數學概念,「小時候是概念行先,沒有概念,一步登天教他算式,他很難理解。先要有概念,再有文字、算式,才可去操練。」Angus說。他又提醒家長要注意小朋友兩個的學習銜接期,「k3轉小一的文字題是殺不少學生,最大的原因是小朋友的字庫不足,他們看不懂文字多於不懂得運算。遇過極端的個案是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些顏色都不懂」。另一個階段就是小六升中一,Konto說:「中文轉英文的問題是killer,add、subtracted from、sum,這些學生都難掌握,上課變了學英文。」不過兩位老師都認為,只要把握時間做好準備,小朋友開學時就能應付得到;而最佳的時段就是暑假。

更多文章:【親子好去處】認識處理廢電器產品知識 玩轉WEEE.PARK五大熱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