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節氣|處暑由熱轉涼易有疲乏感 無花果雪耳湯助解秋乏症狀
中國以農立國,古人為了適應天時地利,收成更多的農作物,於是制定了廿四節氣,用來指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周期規律。本月23日為廿四節氣中第14個節氣「處暑」,到底處暑的含義為何?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處暑是否有特別注意的地方?
處暑是廿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每年8月22至24日期間,太陽到達黃經150°,此時正是處暑。處暑意味時間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處」有終止、躲藏的意思,因此處暑化表炎熱的夏天結束。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處暑」當日結束。
與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等節氣不同,處暑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除了華南和西南地區仍然受夏季季風影響,有機會出現30℃至35℃的高溫天氣外,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雨季都會在處暑過後結束。雖然各區氣溫會逐漸下降,但真正踏入秋季的只有東北和西北地區,西北地區海拔3500米以上更會呈現初冬景象。
處暑後的日夜溫差大,夜寒晝暖,農作物在白天吸收的養分在晚上儲存,因此農作物很快就進入成熟期,農民都要加緊採摘,再為田地除草、水稻施肥等。在南方大部分地區,處暑正是收穫中稻的大忙時節;華南日照比較充足,雨天不多,有利於中稻割曬和棉花吐絮。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民間會有慶讚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在古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會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包括豎燈篙、放河燈等。
由於處暑後是漁業收穫的時期,中國沿海地區都會舉辦活動歡送漁民出海,期盼漁業豐收。浙江寧波市象山縣從1998年開始舉辦開漁節,不僅有祭海儀式,還有各種文化、旅遊、經貿活動。由於處暑節氣正值農作物收成期,農家會舉行儀式拜謝土地爺。
根據香港天文台統計資料,在處暑時節,香港最高氣溫可達34.4°C;相對濕度最高為94%,降雨最多有207.4毫米雨量。
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接受《香港01》訪問時提到,處暑表示暑氣將退伏而潛處,此時氣溫慢慢下降,雨量逐漸減少,早晚溫涼,中午氣溫仍然很高。秋季名義上已經來臨,但暑氣仍未完全消退,俗稱「爭秋奪暑」。
徐澤昌表示,處暑正處於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進入一個周期性的調整階段,身體會有懶洋洋的疲乏感,俗稱「秋乏」。在中醫學來說,秋乏是彌補盛夏季節帶來人體損耗的反應,是體內自我恢復陰陽平衡的過渡性的現象,因此要預防或改善秋乏症狀,宜益氣養陰。
山藥無花果南棗雪耳湯
材料:山藥30g、無花果5粒、南棗15g、雪耳一朵、南北杏15g、瘦肉半斤
製法:瘦肉切件、汆水備用。其餘藥材洗淨,雪耳預先浸軟,加入適量水,先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煲1.5小時。
功效:健脾潤肺,益氣養陰。
使用注意:脾虛濕重、痰多、泄瀉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