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井頭山遺址發現中國最早漆器 漆器製造背後藏史前文化交流
日前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公元前6300-前5800年)傳出新的發現成果,研究人員對其中出土的兩件木器上的黑色塗層進行鑑定,發現其為人工漆,一口氣將中國用漆的歷史提早至8,000多年前。
於2013年發現的井頭山遺址,是在長三角地區發現的第一個、同時也是目前發現最早、埋藏最深的貝丘遺址。井頭山遺址雖然同屬新石器時代遺址,但其年代比附近的河姆渡遺址早約1,000年,列為2020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考古人員對井頭山遺址中,上頭皆有人工塗層痕跡的帶有銷釘的殘木器與帶黑色表皮的扁圓體木棍,進行進一步的鑑定。結果出爐,說明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地區可說是「漆文化」的發源地。
在井頭山遺址的兩件漆器之鑑定結果出爐以前,有關於史前漆器研究,僅能依靠河姆渡遺址發掘出一件保存較好、能辨識的漆器碗,若要進一步研究,還缺乏許多資料。且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工藝成熟之漆器來看,漆器應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漆器上的漆,取自漆樹,將生漆加工再調製成色漆,便能塗刷在器物上作為裝飾。關於漆器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個看法認為漆器可能與彩陶同期;另一看法則認為漆器早於陶器。不過無論是哪種看法,研究者普遍認為中國大陸為漆樹的原產地之一(另一為印度),史前時代的先民對漆樹以及漆的特性,掌握得相當早。
從「漆」字的造字由來,也能從中窺看一二。漢代文人許慎(30-124年)所着《說文解字》記載,「漆」字字源為「桼」,甲骨文之字形為木(樹)與水(向下滴的液體),表示樹幹上正向下滴的汁液,意即從樹上提取可以增亮、坊腐的黏膠塗料。不過後來「桼」字成為意義範疇的意符,便造了水字旁的「漆」字,來代替本來的「桼」,強調樹汁本意。
雖然現在多稱漆器,但在過去這類以漆塗物,多以「髹」(音休)稱之,若是用漆彩繪,稱之謂「飾」,而整個漆器工藝則稱「髹飾」。明代漆藝家黃成著作《髹飾錄》,是現存記載古代漆藝的專書。
那麼,史前社會的漆器,能否像石器般記錄先民活動痕跡,或是文化傳播?礙於文物發現不足,目前僅能通過推測分析。比如鄰近的日本,有部分學者注意到日本原本是沒有漆樹的,卻於繩紋時代(公元前14000-前10世紀)就有了漆器,推測日本的漆樹是在更早的時候,就從中國引進日本,且從另一方面也可推估中國漆樹與漆器外傳的時間相當早。
雖然井頭山遺址出土的兩件文物,將中國製作漆器的歷史大幅提前,但關於漆器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若想要進一步了解漆器於史前時代之文化傳播與關係,只能期待未來的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