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影響小吃業 一探閩台星馬皆有的美食封肉
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全台自5月19日升三級警戒已近兩個月,許多餐廳、攤販的生意因而大受影響。位在台北市南陽街開業已42年的「胖哥餐飲」,於7月2日宣布結束營業,消息傳出後引起不少民眾惋惜,再也吃不到該店招牌菜焢肉飯了。
胖哥餐飲位在南陽街商圈,其焢肉飯有「史上最強焢肉飯」之稱,是附近許多上班族、補習班學生的最愛。焢肉飯是一種白飯,搭配大塊豬五花肉、醃菜、筍絲的台灣小吃。
焢肉飯可說是台灣相當日常、平民的美食之一,不過菜名卻有多種寫法,有:焢肉飯、爌肉飯、控肉飯、炕肉飯。根據閩南語學者研究,不管是用「爌」、「控」,都是「炕」字的誤稱,而「焢」則是「炕」字的異用字;「炕」字(音烘)在閩南語中,指的是一種用慢火久煮的烹飪方式,因此專家認為炕肉飯才是正確的寫法,不過台灣民眾還是稱焢肉飯居多。
另外,焢肉飯在小小的台灣,還有北、中、南三地的差異,比如對台中以北的民眾來說,大塊豬五花肉搭配白飯就叫焢肉飯,但對南部民眾來說,那是「滷肉飯」。而白飯淋上煮熟的豬絞肉、滷汁,台北人多稱作魯(滷)肉飯,但對南部人來說則是「肉燥飯」。
在彰化,焢肉飯並不是用豬五花下去滷,而是用後腿肉,在燉煮前還會用竹籤固定豬皮與肉,避免長時間熬煮的過程中皮肉分離,此點後來成為彰化焢肉飯的特色,更統一稱其為「爌肉飯」。
不過,若要追溯台灣焢肉飯的起源,則與當今許多台灣人的原鄉福建泉州大有關係。焢肉飯源自封肉,而封肉最有名的就是福建泉州同安(今廈門同安)封肉,這一料理隨着到處打拼的泉州移民,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落地生根。
同安封肉是閩菜傳統名菜,封肉之「封」字有兩種說法,一是傳說五代時王審知(862-925年)被敕封為閩王,在慶祝的宴會上,廚子將煮至六分熟的豬肉切得方正,肉面淺劃十字花紋,抹上豆油、糝入八角、甘蔗、香葉、桂皮等香料,再放入香菇、蚵仔乾、乾貝、蓮子、蝦米等配料,再用黃紗包覆一起燉煮至香嫩油滑時,將紗布提起、倒扣在盤子上,一道美味的同安封肉就完成了。因為黃紗有如束印黃綾,像是祝賀敕封般,因而稱之為封肉。
另一個說法則是源自閩南的民間信俗,由於每到歲末,有許多神明出巡等活動,家家户户都要準備鹹糜(閩南語,鹹稀飯)等菜餚祭拜,並將其提供鄰居、信徒享用。誰家的料理煮得最好吃,就會得到神明最多福澤與庇佑,有天有户人家準備了大塊、方形的蹄包肉(即豬後腿肉),讓大眾驚豔從此爭相效仿。而方在閩南語發音上與封字同音,「封」有敕封美意,故稱封肉。
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仍用封肉的閩南語發音「Hong bak」稱呼,不過星馬Hong bak選用的豬肉多改成豬五花,而不是後腿肉。另外在滷製過程中,加入的調味料也有些許異同,和台灣習慣在滷肉的過程中放入砂糖、冰糖不同,星馬會在滷肉時放椰糖,讓Hong bak多了南洋特殊風味。
封肉、Hong bak在福建閩南、星馬、台灣中部地區,仍是「大菜」,多出現在筵席上,同安習俗若是在宴會上吃到封肉,代表酒宴已過半。台中、彰化地區,則將宴席上的封肉稱作「大封」。大塊、方形後腿肉的封肉,隨着經濟發展、美食深入民間,更被切成小塊,成為小老百姓最愛的焢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