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死亡總是突如其來 神主牌是如何從遠古先秦演變過來的?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華人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到來,每逢清明節華人都要掃墓祭拜祖先,除此之外,家家户户還會在家中擺放過世祖先照片。在照相機尚未傳入到中國的年代,人們則是會在家族宗祠掛上歷代祖先畫像。各位可知道遺照、神主牌的古今歷史變化?

清明節為華人相當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天都要掃墓祭拜祖先。(VCG)

中國人祭祀祖先、祖先崇拜的行為可追溯至商周時期,古人相當重視喪禮,而「事死者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孝道觀念,依然存於現代人心中。不過今日於祭祖中被視為祖先象徵的神主牌、供後代子孫緬懷的遺照等,其實自商周以來多有改變。

無論是祖先崇拜、鬼神崇拜,人們多會選擇一些對象當作其替身,或是精神上的寄託,中國人的祭祖也不例外。先秦以前,士以上的貴族在各種祭祀上會使用不同的物品,來替代祖先。在喪禮方面有以下三個:初喪設「重」(音崇,長條形木牌)、既虞立「主」(歷代祖先牌位)、臨祭設「尸」(代替死者接受活祭的人)。以下分段介紹「重」、「主」與「尸」,這三件自先秦以來於喪禮、祭祖儀式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祭祀樣式。

「重」:臨時替代的神主牌

先秦貴族家中若有親人過世,首先便設「重」以依託亡者的魂魄。下葬後便返家舉行安魂虞祭,再立「主」而埋「重」。「虞祭」,即喪禮中所有拜祀儀式的稱呼;一般喪禮中可以出殯前後有不同説法,出殯前稱「奠」、後則謂「祭」,而兩者之間的過渡,便是虞祭。

《禮記》載:「重,主道也。」,東漢學者鄭玄(127-200年)作註解釋:「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死亡總是突如其來,在神主尚未製做完成前,為讓亡者的靈魂有所依附、讓家屬的哀痛之心有所寄託,便有了「重」作為喪禮中的暫時、臨時性的神主。而「重」根據階級身分之不同而有相應的木牌大小,「士三尺(先秦一尺約16至23公分),大夫五尺,諸侯七尺,天子九尺」。

「重」歷經長久歲月,外形也不斷變化。圖中的男子(左二)手中拿的,正是現代版的「重」-靈位牌。(香港01)

到了西漢,由於劉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年)草莽出身,其治葬少有遵守「重」之大小,甚至設立俑人放在神主旁。不過隨着畫像興起,宋代喪禮「重」已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魂帛與畫像。魂帛是以長約30公分、寬約10公分的白布作成劍形,暫代牌位。

「主」:家中常見的祖先牌位

根據前段比較「重」與「主」之差別,便能發現「主」為古人祭祖禮儀的核心,除了是祭祀主角、祖先的象徵外,更是儒家孝道思想、宗族倫理、生死觀念的實體。先秦時期,可以製作「主」的木料差異來作區別,如用桑木製作的虞主,主要用在喪禮上;慄木製作而成的練主,則是用在入廟吉祭方面。

先秦時,神主為天子諸侯專用,不過漢代以後「主」仍維持宗廟核心地位,並擴大至士大夫、官僚階層。民間有心效仿卻怕僭越、違禮,西晉時有深諳禮樂制度的學者荀勖(?-289年),將商周以來流傳於皇室、士大夫的「主」改訂其外觀大小,發明「神板」,從此民間也有「主」。不過後世製作「神板」,形制未統一,也有各式名稱,如:祠板、祭板、神牌、牌位等,都是廣義的「主」。宋代以後,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偏愛日趨扁薄的神板。

以子孫裝扮亡者的「尸祭」

先秦時期,貴族必立「尸」以祭。《禮記.郊特牲》載:「尸,神象也」、《禮記.曾子問》對此有進一步解釋:「祭成喪者必有尸,尸必以孫」。可知,「尸」以生者象神,且選為受祭者為亡者之孫,在祭祀現場扮成生者,以接受飲食獻祭。不過與前述的「重」、「主」相比,「尸」很快地便於漢代消失。

尸祭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影祭」,其可區分為平面繪畫與立體雕塑,即為後世流行的祖先畫像(今日家中擺放之遺照)與雕像。尸祭為何中斷不見,至今學界仍無共識,礙於史料缺乏,推測可能與戰亂、佛教傳入有關。

隨着日常生活的節奏加快,人們對於傳承至今的各式節日、祭祀習俗,總有繁瑣之感。使得對於生活中常見的神主牌、遺照等,其由來變化一無所知。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