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從「黠戛斯」到柯爾克孜 見證中吉關係發展史的民族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10月4日,中亞吉爾吉斯國會選舉結果揭曉,大批民眾在不滿的政黨派系號召下,指選舉存在選舉舞弊、恐嚇與買票等問題,拒絕承認由執政黨獲勝的國會大選,讓這個位處亞洲地理中心的國度瞬時蒙上動亂的陰影。

作為中國的近鄰,吉爾吉斯的主體民族—吉爾吉斯人,其分佈於中國境內族群如今則稱為「柯爾克孜」——曾在中國唐代時以「黠戛斯」之名出現,擊破回紇汗國而成為漠北強權,歷代中國古籍中也不乏對該民族的紀載。

柯爾克孜族傳記性史詩《瑪納斯》,與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並稱為「中國三大英雄史詩」。(周聰/多維新聞)

上古時期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已有往來

台灣前蒙藏委員兼主任秘書、民族學者劉學銚指出,成書於西漢的《史記.匈奴傳》提及匈奴界域時,曾以「鬲昆」(隔昆)稱呼今日的柯爾克孜族,而後又有「堅昆」、「結骨」、「紇骨」、「居勿」、「紇紇斯」、「黠戛司」、「紇里迄斯」、「吉利吉思」、「乞兒吉斯」等名稱,其實都是「Qirghiz」的不同譯法。到了清代,由於蒙古準噶爾部稱其為「布魯特」,意為高山居民,遂為清政府所沿用。民國二十四年(1935),新疆省政府正式將境內布魯特人稱為柯爾克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也定其為官方稱謂,直到今天。

雖然上古時期柯爾克孜族的活動範圍距發源於黃河流域的商周文明甚遠,但不代表該族文明與中華文化發展無關。2008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隊在新疆昌吉阜康市博格達四工維谷冰川下方發現一處岩畫遺址,發現者認為岩畫時代可能於公元前2千紀,即中國的殷商青銅器時期,而該壁畫與吉爾吉斯斯坦著名的岩畫遺址群塞伊瑪里塔什(Saimaly-Tash)非常相似。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邊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郭物推測,生活在費爾干納附近山地的牧牛人,曾沿天山一直向東遷徙,到達今烏魯木齊一帶,將周圍地區先進的青銅文化傳入新疆與甘青地區。

烏茲別克國家歷史博物館陳列楚斯特文化權仗頭。(中國考古網)

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史錦秀也認為,公元前2000 年末到公元前1000年初在費爾干納(今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交界處)形成的「楚斯特文化」,和中國文化有某種程度的聯繫;當周成王(公元前1115—前1079 年)平定殷代遺民的叛亂(周公東征),中亞的渠搜(費爾干納)、康民(撒馬爾罕)、禺氏(月氏)等民族都來朝賀,代表周代和葱嶺(舊時對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喀喇崑崙山脈西部諸山的總稱)以西的民族已有相當程度的往來。戰國時代出土的《穆天子傳》,雖然記述了周穆王(約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率軍南征北討,西抵崑崙山見到西王母,並以絲絹、銅器、貝幣賞賜各部落酋長,獲得大量牛、馬、羊、酒的回贈,印證了當時中西商貿交流的主要內容。

生於碎葉長於劍南 撲朔迷離的李白家世

唐代國力強盛,控制版圖逐漸擴大,於唐太宗貞觀四年(630)滅東突厥,兩年後,唐廷遣偃師尉王義宏至黠戛斯,與其進行首次接觸。貞觀十四年(640),唐廷在西州(約今新疆吐魯番市)設立安西都護府,而後與吐蕃反覆爭奪「安西四鎮」—龜茲(新疆阿克蘇庫車市)、于闐(新疆和田地區西部)、疏勒(新疆喀什噶爾),以及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馬克市);貞觀二十二年(648),黠戛斯國君俟利發失缽屈阿棧親自入朝,唐太宗以隆重之禮相待,並拜其為左屯尉大將軍、隸屬燕然都護。

現位於吉爾吉斯境內的碎葉城遺址。(網絡圖片)

唐高宗長壽元年(692),唐軍再次大破吐蕃、克復安西四鎮,爾後至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四鎮再次全部易手、安西都護府被迫撤銷,唐朝羈糜統治該地有上百年之久;黠戛斯於唐高宗、唐中宗、唐玄宗時期多次來朝或遣使獻方物,直到唐肅宗時為回紇所破才走向衰弱,而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正是生於此時期(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的碎葉城。

據史書記載,李白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西北方),隋末時先人流寓碎葉,李白在此出生,幼時隨父遷居劍南道綿州昌隆縣青蓮鄉(今四川綿陽江油青蓮鎮)。《隋書.煬帝紀》有載,隋煬帝大業十一年(615),權臣宇文述(546—616年)誣吿右驍衛大將軍、光祿大夫、郕國公李渾(?—615年)謀反,遂將李渾與同族的將作監、光祿大夫李敏(576—615年)等李氏宗族32人殺害(族滅其家),原因是有方士上書煬帝稱「有李氏應為天子」、應「盡殺海內凡李姓者」,所以李白先人很有可能因此逃往西域以避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皮拉勒鄉依也勒干村,村民在田間勞作。(資料圖片/中新社)

李白好友范倫之子范傳正,所書《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稱:「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已來,漏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姓。」而神龍年間為公元705年至707年,正是李白4歲至6歲期間,此時唐朝已重新鞏固在西域的統治地位,且前朝(隋)已滅亡80餘年,所以其父帶他遷回中原王朝境內(劍南道),也是非常合理的。

正由於李白家世有遷居西域的經驗,又出生於碎葉,故作品中常出現絲路文化的意象。河南省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葛景春研究,李白描寫西域的詩,並不像邊塞詩人岑參那樣寫實,而是略貌取神,如《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以及描摹西域胡人長相的《上雲樂》: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康老胡雛,生彼月窟。巉巖容儀,戍削風骨。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華蓋垂下睫,嵩岳臨上脣。不睹詭譎貌,豈知造化神?

若非親眼所見,李白何以用如此具體的文字體現西域文化特色?

黑龍江柯爾克孜族民眾在慶祝「東遷節」。(網絡圖片)

目前,中國境內有超過18萬柯爾克孜人,主要分布於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東北的黑龍江省,其實也有一隻柯爾克孜人:清代中葉,有柯爾克孜族從葉尼塞河上游、阿爾泰山北部特斯河流域和科布多附近地區,先後兩批東遷到黑龍江,並被分別安置在齊齊哈爾、黑龍江(今黑龍江黑河市璦琿鎮)、墨爾根城(今黑龍江黑河市嫩江市),編入各城八旗牛彔,成為正式的八旗兵丁,成為「旗人」的一部分,享有一定的身份待遇。

如今,在黑龍江省生活的柯爾克孜族共計2000 餘人,並改為吳、敖、常、韓、蔡、郎、司等漢姓。其多與蒙古族混居,故習俗多受蒙古族影響,像是信奉薩滿教,祭祀「蒼天」、「敖包」、「樹神」、太白金星、北斗七星。祭祀時的殺豬宰羊,舉行賽馬、射箭比賽,都是與漢族、蒙古族文化融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