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態】小龍蝦竟衝擊中國糧食安全?養愈多會愈損害農田嗎
小龍蝦(克氏原螯蝦)是近年流行於中國大陸的美食,無論是蒸燜炒炸都令人食指大動,更是不少農村賴以脱貧致富的養殖產業。根據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編寫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吿(2020)》,光是2019年中國的小龍蝦產業總值就高達4,110億人民幣,養殖總量達208.96萬噸,養殖總面積則是1,929萬畝。其中以稻田養蝦佔比最高,產量可達177.25萬噸,養殖面積則是1,658萬畝。
不過,這樣驚人的數字,卻讓部分學者笑不出來。依據《新華社》旗下雜誌《半月談內部版》的報導,有專家認為「失控的小龍蝦」產業已經有危及中國糧食安全的隱患,因為本應是稻蝦共生的農業模式,竟在某些地區變成「蝦田種稻」、「種而不收」的失序現象,導致水稻產量遭壓縮。最要緊的是,為了集中養蝦收益,不少農戶停止讓田地水旱輪作、長期令其淹水成為魚塘,這既浪費水資源,同時也會讓水田的反硝化作用更強烈,令植物生長所需的氮更易損失。中國農科院資源區劃所研究員劉宏斌便警吿道:「長期處於淹水狀態,對土壤健康危害非常大,將嚴重威脅藏糧於地的糧食安全戰略」。
為何人人愛吃的小龍蝦,竟造成如此嚴重的國家危機?稻魚共生難道不是行之千年以上的中國傳統嗎?
曹操(公元155─220年)遺留的《魏武四食時制》殘篇裡就曾寫道「鄆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為醬」,便被認為可能是野生或在水田裡人工畜養魚類的最早紀錄。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裡也記載「新瀧等州,山田揀荒平處鋤為町畦。伺春雨丘中聚水,即先買鯇魚子,散於田內。一二年後,魚兒長大,食草根並盡。既為熟田,又收魚利;及種稻,且無稗草」,言簡意賅地道明種稻與飼魚間的正循環。
除了兼收農漁之利外,魚蝦排出的含氮、磷糞便又能作為水稻肥料,增強土壤沃度;魚蝦的活動亦可捲動水面與翻攪泥沙,增加水體與泥土的溶氧度。這種種刺激,無形中可減少農藥的施灑,既節省成本又避免水質污染。因此作為兼具生態農業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養殖模式,連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都有所關注,並於2005年將保留古法的浙江省青田縣稻魚共生系統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遺產,可見稻魚共生系統的可貴。此外,除了最簡單的稻田與單一魚種的養殖模式之外,學者們還在探索稻蝦魚鼈等複合模式的推廣,希冀提高農田利用率與生產率,這可說是延續了中國自古以來精耕細作、提高單位產量的農業傳統,對農家幫助極大。
既然稻魚共生的益處如此之多,那麼為何小龍蝦反倒有害糧食安全呢?嚴格說起來,規範地養殖小龍蝦依舊能與稻田取得互補的平衡。安徽省全椒縣赤鎮小龍蝦經濟專業合作社曾於2011至2013年間,挑選三種不同面積的水田試驗稻蝦搭配技術,嚴格控制蝦溝大小、投放蝦苗數量與密度,並採取大隴雙行的方式栽培水稻。結果小龍蝦與水稻每公頃平均增產357.15與719.85公斤,增幅各達23.09%與8.8%。還有不少學院機構,亦研究出高效的綠色養殖法。因此儘管中國各地水文土質與氣候環境俱不一,但從以上事例可知,只要方法得宜,小龍蝦一樣能與水田共利共生,不至於衝擊糧產。
那麼官媒憂慮的糧產危機又是從何而來?主因有二,一是小龍蝦畢竟是外來種,官方推廣大規模養殖始於1980年代,因此比不上草魚、鯽魚等更悠久的魚種有積累深厚的稻魚共生傳統,養殖方法不夠規範,仍有待進一步優化。二是短期資本利益的驅動使然。由於稻魚共生系統得投入更多勞力與心力整治,因此許多農戶不願兼顧稻蝦或排水烤田,只圖捕收蝦種的商業利益,造成前述「種而不收」或擠佔稻田面積的亂象。再加上不少地方政府將小龍蝦視為協助人民脱貧的優質產業,未監督養殖戶是否真達到稻蝦協作的指標,自然會使小龍蝦的不合理濫養野蠻生長,既危害糧產又無益維護生態。
說穿了,小龍蝦的不規範養殖,其實正等同於商品作物排擠糧食作物的歷史重演,不少國家都有過如此惡例,如中南美洲與非洲栽培過多棉花、香蕉等經濟作物,或是像美國與巴西曾將玉米與甘蔗轉作提煉生質燃料而非糧食、結果引發糧食價格上漲等,本質是資本化的問題。儘管2019年中國稻田面積廣約2,969.4萬公頃,稻田養蝦不過佔比0.058%左右,大米產量甚至存有一定結構性過剩的問題,因此不似其餘國家已因商品作物危及糧食供應,故暫無嚴重的糧產與生態問題。
不過由於中國稻田面積年年縮減,因此小龍蝦的不規範養殖亂象仍亟需整治。中國農業農村部曾於2019年下發《關於規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查核稻魚綜合產地的實際養殖面積有無小於九成,藉以達到「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劉宏斌也建議應儘速制訂「稻田綜合種養國家規劃」。但在追求「實現小康社會」的執政目標、以及人民逐利的動機下,究竟要展現多大力度徹底扭轉資本市場帶來的扭曲,緊守「18億畝耕地」紅線,從而又保障民生、又能達到近年提倡的「綠色發展」高遠理想,將嚴峻考驗著標榜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的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