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糭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比漢人更早開始賽龍舟的百越
端午連假即將到來,儘管中國各地的端午節俗略有差異,但基本都有食用糭子、賽龍舟與紀念戰國時代詩人屈原(公元前343-前278年)等活動。
然而若追本溯源,划龍舟、製作糭子等活動,很可能原本都與屈原無關。
今日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就是紀念戰國時代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據稱屈原於端午跳汨羅江自殺殉國,民眾感佩他對楚國的忠貞便每年紀念。不過翻閲東漢文學家王逸作注的《楚辭章句》,除對《楚辭》逐句作解外,還收錄不少楚地風俗民情,卻從未提及故楚之地有端午祭祀屈原的習俗。
而屈原和糭子、龍舟的關係,目前最完整的紀錄是南朝梁(502-557年)史家吳均(469-520年)所著《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采絲縛之。此二物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糭,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但與《續齊諧記》同時代,由文學家宗懍所著,內容主要介紹荊楚地方民俗的書籍-《荊楚歲時記》則載:「夏至節日,食糭(糭)」,各位有沒有覺得奇怪,和屈原同鄉的荊楚百姓,吃食糭子竟然不是在端午節,而是在夏至這天!
有關屈原與端午節的文獻記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也引起學者們的好奇心紛紛考究。近代詩人聞一多(1899-1946年)觀察,端午節最重要的兩個習俗-糭子與龍舟競渡,皆早於端午紀念屈原,應是南方百越人於夏至時的古老傳統。聞一多分析,以龍作為裝飾的龍舟,和用五彩絲縛、楝葉做成的糭子,在《續齊諧記》裏是蛟龍所畏懼的事物,但反過來也代表兩者與龍有某種淵源;而把糭子丟入河中的行為,最初應是把將食物投入水中以娛蛟龍(水神)。
聞一多以《說苑》載:「剪髮紋身,燦然成章,以像龍子者,將避水神也」,以此進一步推測龍舟競渡應源自古代百越民族,他們以龍為圖騰,以此表明自身為「龍子」的身份。
近代中國民俗學家黃石(本名黃華節)認為,端午之俗起源於驅瘟神,後世把端午節視為專祭屈原的日子為天大的誤會。他分析,如果《續齊諧記》所記載的端午紀念屈原之習俗為真,那為何距離南朝蕭梁不遠的東晉、東漢都未見相關記載?他認為龍舟實際上應是驅逐瘟疫的法船;而角黍(糭子)則是民眾將當季收穫的農作物用葉包裹方便祭祀神明。之後的學者們在聞一多與黃石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考據,發現賽龍舟的確是百越等南方民族的風俗,且他們多會選擇在夏至前後舉行龍舟競渡的活動。而端午節的代表性食品-糭子,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類似的食物出現。
通過學者們的抽絲剝繭,才知道龍舟與糭子的習俗皆早於端午節,那麼紀念屈原又是如何和端午畫上等號呢?這要說到古人對農曆五月的看法了。古時認為一年之中,五月正是氣候轉換的時候,天氣變得濕熱、蟲蠹並興、人多病瘟。在醫學尚不發達的古代,這樣的氣候變化格外引起人們的驚懼和警覺,因而將其視為「感陰氣成者死」的「惡月」,更把五月五日視為不祥之日。仲夏雖然豔陽高照,但五月在《易經》體系中已屬「一陰生」的「姤卦」(天風姤),重五之日(五月五日)又被視為陰氣萌發、人易死的凶日,以及逝者的忌日,百姓多會在這天紀念一些受到敬重的人物,如從東漢起便在此日祭祀介子推、伍子胥(公元前526-前484年)、曹娥(130-143年)與東漢蒼梧太守陳臨。
而在歷史上並未記載屈原的逝世日期,百姓們自然而然也選擇在五月五日這天紀念他。不過《續齊諧記》對民眾在端午節祭祀屈原的紀錄,直到今天依然廣為流傳,可見由於屈原自身經歷、文學創作與思想精神所帶來的社會影響,比其他在端午受到紀念的人物要大得多,讓端午節紀念屈原這一印象遍及大江南北。
東漢以後戰禍頻仍,北方世族大舉南下避難,中國歷史進入到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今日的端午節習俗會如此多樣豐富,就是在這段時間內吸納了南北兩地的文化而來。由於南渡的世家大族,將先秦以來關於夏至節、端午節和紀念屈原的活動,與南方百越族原有的龍舟、糭子等習俗整合在一起,經過後世歷朝歷代添磚加瓦,才讓端午節變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