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烏紗帽實為防群臣交頭接耳?細探古代官帽演變
新冠肺炎全球擴散,受到疫情影響,民眾普遍待在家中防疫,連帶使電視劇收視率節節攀升,如《安家》收官單台收視率破3%,接檔的三部戲劇《如果歲月可以回頭》、《冰糖燉雪梨》、《青山綠水帶笑顏》的收視率也相當高。日前播出的古裝劇《清平樂》,不僅王凱的精湛演技獲得觀眾好評,該劇組的精緻華美又相當考據的服裝道具,更讓民眾一覽大宋風情。
不少收看《清平樂》的觀眾發現,劇中無論是仁宗皇帝還是官員,全都戴着有兩根長翅的帽子,相當引人注目。近來,為了降低感染新冠肺炎傳染機率,人與人之間要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有網民將帽子和「保持社交距離」聯繫了起來:「這帽子真不錯,有保持一公尺的社交距離」,還有民眾認為宋朝真先進,已經有了防疫觀念。
這可是天大的誤會!其實這是宋代官員特有的「長翅帽」,據說是為避免官員交頭接耳所設計的,與防疫的社交距離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民間相傳,長翅帽的發明者為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927-976年)。趙匡胤藉由「陳僑兵變、黃袍加身」當上皇帝后,對於從龍功臣相當猜忌,因此設計出帶有超長帽翅(烏紗帽後面,有彷佛像翅膀般伸向左右兩邊的造型)的烏紗帽,只要一轉頭,長長的帽翅就會上下顫動,皇帝也就能隨時注意到百官的動態,有效避免其在朝堂上私下議論的風氣。
長翅帽為「烏紗帽」的其中一種樣式,到底烏紗帽為何會變成古代百官穿着標配呢?這要從中國人戴帽的歷史說起。中國人在還未發明「帽」之前,古人都習慣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是扎發。帽子的出現,本是人們為了抵禦寒冷氣候、增加對頭部保暖而誕生,隨着社會發展與宗教制度的影響下,帽不再單純而被賦予其他象徵意義。在先秦時代,帽只限定於官僚統治階層的人才可配戴,這時的帽子已非遮陽、禦寒之用,而是作權力與地位的象徵,因此又有「冠」、「冕」來稱呼此類帽子。
中國傳統服飾都與禮制結合,因此從穿着外觀上就能一目瞭然看出每個人的身分地位之不同、場合的莊重與嚴肅性,而這就是貫穿中華服飾歷史的「冠冕制度」。東漢時期的訓詁專著《釋名》載:「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能戴帽子,平民百姓則是無權戴帽,僅有頭巾。其實不僅在東漢,戰國時期即便是孟子這樣德高望重的思想家,也不能戴帽,只能用「帕頭」(古代男性束髮的頭巾)裹住頭髮。
即便朝代更迭頻繁、帽子外形也多次出現變化,但帽所代表的身分地位象徵,一直到東漢時期都沒有改變過。隨着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發展,各民族在政治動亂與戰爭衝突下,無形之中促進文化交流,讓服飾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而帽也從這一時期普及民間,沒有官職的文人雅士也都能戴帽子了。百姓普遍配戴的便帽,種類更是多過冠,如婦女所戴帷帽、高筒帽等。而成為後世官員必備的烏紗帽,最早也是民眾常戴的便帽之一。
官位的代稱「烏紗帽」,顧名思義是以烏紗製成,起源於漢代,當時稱做「幅巾」。因古代漢人男子多有蓄髮習慣,為了方便勞作便用一黑色頭巾從前向後裹住頭髮,並在後腦勺打結固定。幅巾由於材料便宜、製作簡單、樣式大方,在民間相當流行並逐漸傳至宮廷。在胡漢交融下,到了隋代,當時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着從幅巾改良而來的襆頭(襆音葡),此為幅巾結合鮮卑風俗的產物,多了四條帶子,不僅方便固定,也讓幅巾的外形從「巾"變得更像「帽」。
從隋代開始,襆頭成為官服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一直延續到唐代。相傳由趙匡胤發明的長翅帽,即是唐末五代時就有的襆頭改良。此後無論歷朝烏紗帽的外形如何變化,到明代為止,百姓們對官的印象就是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袍、腰掛玉帶、腳穿皂靴的樣子。烏紗帽從此成為官位的代名詞,即使到了廢止華夏衣冠的清代與現代,人們還是依然使用烏紗帽代稱政府官員。
古裝劇開始重視並還原歷代服飾,不再隨意地設計戲服,對於普及歷史,實在功莫大焉:這讓民眾對於古代傳統頭飾有更多的了解,讓戲說不再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