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宋代墓穴竟現「喵星人」 宋代文人也愛吸貓?
宋人也愛貓?!中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陝西漢中市甯強縣高家河村,發現五座北宋晚期(1085-1125年)墓葬,其中四座為單室磚券墓,一座為雙室磚券墓。這批墓葬形制相近,研究人員判斷應為家族墓葬,該墓葬除了大量出土器物外,竟還發掘出許多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貓磚雕。難道宋代已和今人一樣「吸貓」了嗎?
磚券室墓,為中國古代墓葬的形式之一,始於西漢。而磚雕則是從東周瓦當、秦磚與漢代畫像磚結合發展而來,到了北宋時形成磚雕,併成為墓室壁畫的裝飾品。磚雕內容反映墓主的社會地位,常見題材有墓主夫妻對坐、再現墓主生前的生活場景,因此也有許多生活化的場景。
考古項目負責人李坤錶示,古人多遵循「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因此墓葬出土的相關器物多半與墓主生前一致。而墓中多幅貓磚雕,除了顯示墓主愛貓之外,也說明在北宋晚期,養貓已經成為當時宋人普遍的社會習慣。考古人員推測,宋人會這麼普遍養貓,或許與當時鼠患嚴重也有很大關係。
為何從宋代開始,貓會頻繁出現在宋代墓葬中呢?這要從宋代的社會變化說起。和休閒娛樂主要以上層文人愛好為主流的唐代相比,宋代的休閒生活更具有商業化、通俗化與大眾化的趨勢。因為佛教信仰鼎盛,讓宋人熱衷放生、愛護動物。為北宋知名政治家、文學家的王安石(10211-086年)曾寫有《放魚》詩:「捉魚淺水中,投置最深處。當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豈無良庖者,可使供七箸。物我皆畏苦,舍之寧啖茹。」可以看到王安石對於人以外的動物抱有愛惜與悲憫的感情。
雖然先秦時代已有貓、狸的記載,但直到漢代中國人才成功馴養野貓,唐代以後貓才開始逐漸被人飼養。北宋知名文人蘇軾(1037-1101年)曾諫言:「養貓以去鼠,不可以無鼠而養不捕之貓。」用貓來比喻在什麼位置該做什麼事,應謹守本分。可見宋人養貓的比例相當高,也指出養貓最初目的就是為了捕鼠。
自古以來老鼠給人類帶來許多生活上的困擾,除了食物被啃食以外,老鼠還會到處啃咬屋內各種物品,也是農作物危害的來源之一。而對宋代文人來說,家裏遭老鼠除了有上述擔憂外,更在意珍藏的書畫是否會遭受鼠害。因此,能夠捕抓老鼠、守護書畫的貓咪就被寫進詩詞中,如北宋知名文人梅堯臣(1002-1060年)為貓咪留下《祭貓》:「自有五白貓,鼠不侵我書。」悼念曾為他捍衛書本的小貓。
南宋文人陸游(1125-1210年)也曾為鼠所苦而有養貓的念頭,終於得其所願「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詩中的「狸奴」為宋人對貓的暱稱。由於貓抓老鼠的效率太高,讓陸游相當滿意並寫詩記下:「服役無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禪房。書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聞漏鼓長。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勛何止履胡腸。魚餮雖薄真無媿,不向花間捕蝶忙。」
養貓的需求大增,帶動起販賣行業與市場,如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相國寺會定期開放讓民眾在此買賣貓狗,南宋文人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載:「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大三門上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
到了南宋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時,各種宗教、節慶廟會上除了販賣各種紅鸚鵡、白雀、銀蟹、金龜等水陸珍禽外,也會賣寵物相關的飼料與用品,甚至還賣有貓窩、鳥籠與蟲籠。另外,宋代有錢人還愛養一種樣貌可愛的「獅貓」。
《夢梁錄》載:「有長毛,白黃色者稱曰獅貓, 不能捕鼠,以為美觀,多府第貴官諸司人畜之,特見貴愛。」獅貓除了在臨安造成飼養風潮外,甚至流行到金朝、還多次向宋廷討要「獅子貓兒」。
宋人養貓本是為了捕鼠,但寵愛過頭的結果,反而讓貓失去捕鼠的本能,南宋詩人胡仲弓着有《睡貓》一詩:「瓶呂鬥粟鼠竊盡,床上狸奴睡不知。無奈家人猶愛護,買魚和飯養如兒。」床上的貓呼呼大睡,對於老鼠在家到處啃咬糧食完全無動於衷,雖然不會捕鼠,還是備受主人疼愛。可見在社會富足的情況下,宋人不再只為了防盜與捕鼠等實用目的飼養貓,他們更願意為了休閒、賞玩與陪伴而成為「貓奴」,如同現代人伺候「貓主子」以「吸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