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破2千例 總數全國第一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6月26日上午,廣東三名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分別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至此,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2000例。

三名志願者同日捐獻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我平時在工作中經常接觸到重症血液病患兒,深知血液病患者的痛苦和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重要性。」戴振源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醫生,2022年9月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4月,經檢索,戴振源與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

經過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體檢等一系列程序,戴振源在6月26日為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希望通過我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還能挽救一個生命、挽救一個家庭,希望有更多的健康適齡人士加入志願捐獻行列。」戴振源說。

同一天,36歲的陳浩和22歲的文萍也為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兩人分別於2019年、2023年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都在今年4月接到與患者配型相合的通知。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採集,三名志願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三份飽含著愛心和祝福的「生命種子」由專人分別送到患者所在醫院,移植入患者體內,點燃患者生命的希望。

從左至右分別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戴振源、文萍、陳浩。(羊城晚報)

加強捐獻服務體系建設

2001年8月,廣東省實現第1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2020年12月實現第1000例捐獻,2024年6月實現第2000例捐獻。從最初的近20年捐獻1000例,發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獻1000例」,每千例捐獻速度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志願捐獻行列,奉獻大愛成就新生。

截至目前,廣東省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達15萬人,捐獻造血幹細胞2000例,其中為美國、韓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境)外患者捐獻24例。庫容使用率1.3%,年度捐獻量連續9年居全國第一,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

捐獻者來自各行各業,有學生、醫護人員、公司職員、公務員、工人、自由職業者等。他們中,有默契做出相同決定的兄弟、有彼此感召的夫妻,還有為救同一病患兩次捐獻的醫生……捐獻者中,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55歲,大家用一腔熱血帶給血液病患者第二次生命。

據介紹,以往社會公眾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不高是制約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發展的最大難題。省紅十字會將捐獻知識的普及作為常態化工作,組織開展「愛心相髓+生命教育」行動,深入機關、社區、高校、企事業單位普及捐獻知識。

為更好地服務捐獻者和救助患者,省紅十字會著力加強捐獻服務體系的建設。省一級成立管理中心,21個地級市依托當地紅會和血站建立工作站,設有176個報名採樣點,形成無償獻血與造血幹細胞捐獻協同共進、聯動共推的工作模式;在廣州、深圳、東莞、汕頭等地認定了七家定點合作採集醫院,為捐獻者就近捐獻、奉獻愛心提供便利;積極推動省內33家移植醫院完成在中華骨髓庫的備案,方便省內患者檢索配型及就醫;全省共有53個紅十字捐血獻髓志願服務組織、1.2萬余名紅十字志願者活躍在各地,參與宣傳招募、捐獻者採集陪伴等服務工作。此外,省紅十字會還設立造血幹細胞捐獻人道關愛基金,用於對捐獻者的關懷慰問及困難救助。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