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狀王》叫好叫座屢獲殊榮 香港原創音樂劇顛峰之作|何故專欄
《大狀王》,台前幕後精英雲集,叫好叫座屢獲殊榮,香港大型原創音樂劇顛峰之作,更是一部結合了中華傳統文化和哲學宗教,既洗滌心靈,又振奮人心的劃時代傑作!
《大狀王》在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囊括15項提名,最後勇奪「最佳製作」、「最佳導演(悲劇/正劇)」(方俊杰)、「最佳男主角(悲劇/正劇)」(鄭君熾)、「最佳女主角(悲劇/正劇)」(丁彤欣)、「最佳男配角(悲劇/正劇)」(張焱)、「最佳舞台設計」(黃逸君、張正和)、「最佳音響設計」(夏恩蓓)、「最佳填詞」(岑偉宗)、「最佳原創音樂(音樂劇)」(高世章)、以及「年度優秀製作」等10項大獎,2023年再載而歸,原班人馬於11月30日起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重演20場。
《大狀王》由西九文化區委約創作、香港話劇團及自由空間聯合主辦及製作,由高世章作曲、編曲、以及擔任音樂總監,岑偉宗作詞,張飛帆編劇,方俊杰導演,劉守正、鄭君熾和丁彤欣主演,林俊浩編排導演及編舞、林薇薇聯合編舞,盧宜均擔任樂隊領班兼鍵琴手,謝瑞琼擔任歌唱拍導,劉祺豐擔任劇場指導,黃逸君擔任舞台美學指導,張正和負責佈景設計,孫詠君負責服裝設計,楊子欣負責燈光設計,夏恩蓓負責音響設計,再次集合香港最頂尖台前幕後班底,製作出「一時無兩」的華語音樂劇佳作。
《大狀王》講述廣東狀王方唐鏡(劉守正 飾)助紂為虐,戾橫折曲,以一招「原告變被告」,縱橫公堂獲得八十連勝後,多行不義的他終於得到報應。除了惹來厲鬼纏身索命,只要再多做一件壞事就會死於非命,更得罪了京城皇親的無良富商「萬壽堂」的管家福全(馮志佑 飾),身家財產在一夜間化為烏有。方唐鏡為求活命,只好和曾是童年玩伴的鬼魂阿細(鄭君熾 飾)組成一人一鬼的「正義朋友」,洗心革面重返公堂,由替阿細心上人秀秀(丁彤欣 飾)翻案開始,不斷為黎民請命,直至再遇上「萬壽堂」的假藥案⋯⋯
《大狀王》是長約3小時的大型演出,2023重演版可謂千錘百鍊,導演方俊杰告訴我他濃縮了8分鐘,令劇情更緊湊,也更扣人心弦。然而,《大狀王》重演的最大改動,乃是將2022年正式演出的第二首歌曲砍掉重練,由方唐鏡講出各種歪理的〈一時無兩〉,改為呼應「六月雪」和佛學的〈菩提達摩〉,令《大狀王》的歌詞包含了儒釋道三家的不同哲理,昇華至另一層次。
《大狀王》重演讓我們看見不同演員的進步,當中以丁彤欣最為顯著,她的唱功大幅提升,特別是對高音的掌握,〈懸崖〉一首固然是繞樑三日,壓軸的〈聆聽〉更牽動起觀眾情緒,紛紛流下感動熱淚,為《大狀王》寫下完美的句號。鄭君熾保持一貫水準,早前觀賞了他身兼四職的音樂劇《下一站⋯正常》,他既是主演,又擔任歌唱指導,還負責劇本翻譯和粵語歌詞,果然是多才多藝,堪稱香港音樂劇的中流砥柱。劉守正繼續揮灑自如,鬆帶動全劇節奏,偶爾發放笑彈,特別是那句新加的台詞,令全場觀眾爆笑,而他主唱的〈道德經〉正是全劇高潮,他雖然沒有獎項,卻是我心中的「最佳男主角」。張焱繼續搶鏡,分別演活了說書人,白無常和判案官員,不負「最佳男配角」之美名。飾演「捉刀師爺」何淡如的劉榮豐,沉實卻亮麗,他主唱的一首〈踏上清源〉,乃是全劇的轉捩點,既連結了「一人一鬼」的孽緣,也帶出了全劇主旨之一的「金蜻蜓」,令人拍案叫絕。在《下一站…正常》大放異彩的馮志佑,跟劉守正的兩場對手戲都擦出花火。曾參演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另一大贏家《老婦還鄉記》,其後和憑該劇勇奪「最佳女配角(喜劇/閙劇)」阮煒楹合作《不存在的人》的張學良,繼續有出色表現。飾演周素香的張紫琪、飾演鄔玉圓的陳卉蕾、飾演宋大媽的文瑞興等演員,繼續各有精彩表現。
《大狀王》的主角方唐鏡,跟陳夢吉、劉華東和何淡如合稱「廣東四大狀師」,但他其實並非姓「方」,「方唐鏡」只是他的花名,正寫為「荒唐鏡」,相傳「荒唐鏡」原名潘鑒,字鏡泉,號蓉洲,人稱潘鏡,南海人,清中葉時期的秀才,曾為西關四大富戶之一葉大觀的清客,以琴棋詩酒為主人服務。由於他平時說話滑稽,偶然語出驚人,故此被稱為「荒唐鏡」。正因如此,「荒唐鏡」不會被稱為「方狀師」,而且據說他晚年皈依佛法,法號「澄智」。然而,故事裡另一狀王「宋世傑」乃是虛構人物,名氣卻比真實的「廣東四大狀師」更高!張飛帆曾經將著名香港漫畫《火鳳燎原》改編成為舞台劇,他再次以近乎「八奇思考」的藝術加工,令故事高潮疊起,讓觀眾大呼過癮,特別是在中場休息前一刻,突然拋出一個震撼彈,為觀眾驚喜,末段「方唐鏡」和「宋世傑」決戰公堂的重頭戲,以「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高潮疊起,首尾呼應,非常厲害!
《大狀王》劇情峰迴路轉,結局出人意表,舞台精心設計,歌曲悅耳動聽,歌詞訊息滿載,演員各有發揮,連小腳色都有戲,重點是以音樂求真去偽,借舞台鑑古知今,趁重演二度觀看,感覺更窩心,熱血更沸騰,堪稱香港原創音樂劇的里程碑!
《大狀王》借方唐鏡的「死」與「生」,在無常中探討「善」與「惡」,以一場一人一鬼尋找公義的救贖自我之旅,讓觀眾在「亂世荒唐」的民間傳奇中,再次看見代表「希望」的「金蜻蜓」,即使「人在浪裡翻,縱使上路難」,但在「一念一宇宙」之間,讓大家繼續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共勉之。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