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公開千張珍貴圖像 日本大師浮世繪可自由使用
【日本藝術/ 浮世繪】日本的浮世繪往往都是不少創作者的靈感來源,它的引人入勝之處,除了在藝術的美學角度別具一格之外,亦能夠反映當時平民的生活和習慣,呈現出社會風俗甚至國家情況。
在極為豐富的視覺衝擊,啟發後世之外,亦是重要的歷史佐證。早前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公開了近千張圖像,全是一些已被分門別類、有著悠久歷史的圖片,被數碼化之後收藏於圖書館,有些可以追溯至江戶時代,不乏歌川廣重、葛飾北齋、歌川國芳等大師的浮世繪作品及畫作,來源包括書籍、雜誌、版畫等,由於這些作品都已過了知識產權的法定保護年限,所以公開之後可以被公眾下載,甚至可以商業使用。
這些作品雖然五花八門,但都因應特定主題而被分類,或者是以作者的作品集形式輯錄。例如有名師歌川廣重於1875年出版的系列作品《東海名所改正道中記》,畫作中紀錄了明治時代的鐵路、街道、煤氣燈和穿著西式服裝的人物之生動描繪。又例如有江戶時代後期的著名藥草學家和畫家坂本浩然對於植物的細緻描寫。明治時期無人不曉的浮世繪藝術家尾形月耕、被譽為「奇想の浮世絵師」歌川國芳所繪製的妖怪,歌川國貞於江戶時代末期創作的美女畫集《江戶名所百人美女》,甚至還有紀錄了葛飾北齋原創圖案的「北斎模様画譜」等等。
說到浮世繪,很多人的印象都會落在宏偉的富士山、壯闊的海洋這些山水特色,當然歸功於葛飾北齋著名的《冨嶽三十六景》和《神奈川沖浪裏》太過深入民心。但原來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內容並沒有特定的主題,反之最初是以描繪妓女或美人畫為主,另一大主題則是日本各地的名勝,《冨嶽三十六景》就屬於這種「名所繪」。又或是繪畫傳說英雄的武者繪,結合文學的創作等等五花八門,有些浮世繪甚至是當時的廣告畫。浮世繪中的「浮世」一詞來自佛教概念中的現世,意指漂浮不定的塵俗人間,後來衍生出為一種享樂態度,所以畫中又會刻劃出歡樂的景象,不過大多會因應當時的社會狀況及民生而定。
是次公開的圖像,由於是可以無限制地免費自由使用,甚至可以編輯圖片,對於創作者而言無疑是一件樂事,不過使用時必須要附上圖片來源。便於創作之餘,由於適當的分類,加上有關於作品的詳細資料,亦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深入了解這些畫作背後的故事和歷史,從中探索跨越時代的藝術旅程,讓公眾得益不少。國立國會圖書館是直接隸屬於日本國會的圖書館,在服務一般民眾之外亦為日本國會議員的調查和研究等提供輔助。圖書館起源於1891年,收藏圖書共有8,369,233冊之多,此外還有雜誌、報紙、縮微膠捲、地圖、電子資料等,當中不乏珍貴的古書,所以文化價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