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堡有皇室睇】雍正賴三年唔肯搬?養心殿一個決定改變香港?

撰文:陳奉京
出版:更新:

有房9000間的北京紫禁城,是清朝皇帝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按照原來的設計,位於中軸線北部的乾清宮本是皇帝的正式寢宮,但清朝前後12位皇帝中卻有8位喜歡住在偏西的養心殿,西太后慈禧也曾在養心殿的東暖閣垂簾聽政,因此在清廷劇中,養心殿的出鏡率也非常高。
銅鑼灣皇室堡正舉辦有關養心殿的展覽,帶大家走近清帝的私生活。有說,香港之所以是今天的香港,也和養心殿有關。

養心殿正殿是皇帝召見大臣和處理政事的地方,掛有雍正親筆的「中正仁和」橫匾。(網絡圖片)

雍正拒遷入正寢 原因是房間太大?

養心殿建築結構圖。(康文署)

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相對於紫禁城內其他起居室而言,並不算寬敞,也沒有精美的園林,明朝皇帝幾乎不曾在養心殿長住過。清康熙年間,養心殿是清宮造辦處所在地,負責製造宮廷用的器物,康熙駕崩後,養心殿成為繼位者雍正帝服喪的地方。按照規例,皇帝守孝只要27天,然而27天過後,雍正卻決定要像普通老百姓一樣守孝三年,依然不願搬入和養心殿只有一牆之隔的正寢乾清宮,據說是因為他對乾清宮停放過康熙和順治的遺體而有心結,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住在養心殿比住在乾清宮方便。簡單來說,雍正嫌乾清宮太大了,要花費太多時間在不同房間中走動,反而面積略小卻佈局緊湊、功能齊全的養心殿,已足夠滿足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包括性生活。
 
三年守孝期結束後,雍正說:「朕在養心殿辦理政事,坐卧不離此處者三年,而三年內,每遇暑天,未有如此殿之涼者。」從此正式將正寢搬到養心殿,「凡辦理庶政、召對、引見,一如乾清宮」。此後歷任清朝皇帝也以養心殿作為主要的起居室,養心殿也不僅是皇帝「吃喝屙瞓」的地方,前殿正中的房間用來召見大臣和處理政務。

斗室改變漁村命運?

養心殿曾是慈禧垂簾聽政的地方。(康文署)

養心殿如何改變了香港的命運?相信大家也已經猜到了。1839年,道光皇帝正是在養心殿與林則徐籌劃禁煙方案,後授予林則徐欽差大臣一職負責禁煙,並導致鴉片戰爭,大清國戰敗,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英國代表砵甸乍(後成為首任港督)於1842年10月27日在香港發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稅之埠,准各國貿易,並尊重華人習慣」,香港從此開埠成為自由港。而此次展覽除了會展出養心殿的建築結構和功能,以及皇帝的事蹟,也會展出灣仔和銅鑼灣一帶的老照片,回顧香港開埠初期的發展。

現場也會展出香港開埠初期的老照片。(康文署)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養心殿舉行了最後一次朝見禮儀,直到12年後被正式驅逐出紫禁城,養心殿才正式結束了作為皇帝起居室的「歷史任務」。紫禁城轉身為「故宮博物院」後,養心殿一直是遊客參觀故宮的主要景點之一,但基於保護文物和建築的理由,它亦一直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只能透過窗戶觀看。2015年,養心殿開啓首次大修,要等到2020年修繕完畢,養心殿才會開放其中90%予公眾參觀。大修期間,養心殿閉館,而我們只能在皇室堡看看有關它的展覽。

不過,如要真正了解養心殿,並目睹養心殿內皇帝把玩過的文物,此次皇室堡的展覽或許並不「夠喉」。香港文化博物館將於6月29日開始舉辦「八代帝居 ─ 故宮養心殿文物展」,展覽選取其中二百多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並借助場景原狀展陳和多媒體等形式演繹。

康文署「皇室四面睇」展
 
日期:6月2日至15日
地點:銅鑼灣皇室堡地下中庭
費用︰免費
 
 

八代帝居 ─ 故宮養心殿文物展
 
日期:6月29日至10月15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費用:$20(成人標準票);$14(團體票);$10(優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