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日本古代名物、一布多用風呂敷的源流 因環保便利近年興起
【日本設計】現在大家購物已習慣自備購物袋而不選用膠袋,為環保出一分微力。在古時未有購物袋的設計,古人是如何盛載貨物的?在古時的日本,流行一種名為「風呂敷」的包裝布,其實不單只日本,在中國及韓國也有相類的設計,即是用布包裹行囊的包袱。
著重禮儀的日本,風呂敷的功用不只是包裹及便攜,由於日本人習慣送禮,所以風呂敷還有精美的圖案設計,而且包裹得愈好愈用心,更顯得出送禮者的心意。風呂敷最盛行的是江戶時代,還會因應禮品的大小形狀,生產出相應尺寸、厚度、花紋的裹布,這種包裝文化慢慢流傳至今,雖然今天的包裝大多以印刷紙或塑膠取代織物,但近年愈來愈重視環保意識,所以可持續使用的風呂敷又有興起的跡象。
乍看風呂敷的名字,可能大家馬上聯想到洗澡,其實的確是與古時的浴場有關的。相傳早在室町時代,那時的浴場還未普及民間,但使用浴場的政府官員已絡繹不絕,有使用者為免與他人拿錯衣物,於是習慣將一塊印有自己所屬家紋的布壓在衣物之下以示識別,即使拿錯了也是自家的人,發展出風呂敷的雛形,後來浴場可供公眾使用,風呂敷便隨之而快速普及開去。
雖然風呂敷可以重複使用的特性,相比起一次性的膠袋或紙袋的確更為環保,但原來現時很多織物本身也存在環保問題。根據紡織交易所去年的報告,現時全球纖維產量中有65%是合成纖維,當中的56%便是來自化石燃料。除此之外,風呂敷、環保袋的本質雖然環保,但如果隨便浪費也是徒然。據環境保護署的資料顯示,現時香港每天有多達392噸紡織廢料送往堆填區,為根本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則需要從原材料及設計上入手,一方面是物料本身的可持續性,而好的設計則可以令用家愛惜物件,不會輕易掉棄。
最近南豐作坊以及CHAT六廠推出了名為「SEED TO TECHSTYLE」的限量風呂敷,顧名思義,是從原材料的源頭入手全面掌控永續生產方式,從種子這個纖維的來源以至紡織科技,都是具有資源效益以及對環境負責的生產程序,所採用的「天絲」纖維,以可再生木材為原料,其木源是經過認證與監管的。至於印刷方面,選用「NTX」的創新無水、低碳著色科技,不需要熱力便可進行精確著色,這樣可以減少高達九成的用水量。
最後的縫紉及包裝工序,則與2019年榮獲亞洲設計大獎的本地社企睿程製作社合作,他們致力為有需要人士如長者和殘疾人士設計專屬的時尚服飾,並讓貧困人士參與製作,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至於風呂敷的設計就出自插畫家及設計工作室Pop & Zebra之手,其設計充滿想像,色彩豐富而具有異國風味,結合成員來自坦桑尼亞的背景以及熱愛流行文化的特色,並且擅於視覺敘事,是次設計的圖案具有概念性相當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