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曖昧」展是否好展覽之二】如何平衡藝術和流行文化?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西九文化區M+展亭「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展覽,展期剩下一星期。直至上星期底,兩個月的展覽吸引一萬二千多名觀眾入場,相比M+展亭以往兩個展覽分別有約一萬人入場,今次展覽入場人數最多,而參觀者多為中學生和七十後、八十後。雖然展題較親民貼地,講述八九十年代本地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卻也有批評的聲音。
藝評人阿三(陳世樂)曾在四月舉辦「一齊睇,就有計」民間活動,帶領大眾一起參觀展覽,他與觀眾傾談後提出多個疑問。記者於是拿着這些問題,訪問M+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周麗珊。
(注:以下對話並非同場進行)
三:藝評人阿三;
周:M+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周麗珊

「曖昧」展覽展出多位時代巨星的唱片封套,以多變打扮與性感造型演繹流動性別。(江智騫攝)

無獨到觀點、策展方向不清晰?

陳華國為羅文告別演唱會《羅文的光輝舞台》設計的舞台服飾。(江智騫攝)

三:我很慶幸M+將陪伴我們成長的展品都拿出來,讓我們緬懷過去,但展品放置方式及展品間的關係並不清淅。以單件展品為例,羽毛衫到底是陳百祥穿的還是羅文穿,這是兩回事。陳百祥穿羽毛衫會是怪誕、核突,羅文穿的話是妖、是「Camp」,兩者解讀完全不同。為何展覽只展示一件服飾,衣服是中性的,沒有導向性,策展人是否該用文字、影片去展現?因為身體的演繹、明星的文本與物品的關係是互相緊扣的。

我覺得影片較為合適,因為羅文舞動感覺很重要,聲線很重要。M+只以典型博物館文字去表達,面面俱圓,沒有獨到的觀點,而且很多展品都是借回來的,M+沒有版權,那麼能否借合適主題的展品來講故事?

周:我很同意阿三的看法,如果有片,當然是最好,但因為版權拿不到影片。我們曾拿取三套服飾的影片,何韻詩的演場會片段在開幕前剛拿到,卻拿不到羅文的影片,我們問過港台、唱片公司,因為版權問題,最終拿不到。我們在能力範圍以內盡力講好故事,但舉辦展覽受好多限制。例如,香港的音樂錄像版權沒有清晰的界定,我們前期想用MV,最後一條影片也拿不到,要借取MV必須知道誰人是拍攝者、填詞人、作曲家等。我們問過六、七間公司拿取一條影片的版權,商業機構為保障創作人的利益,一條MV影片,以兩個月的展期去計,費用達六位數字。我們沒有可能用公眾金錢去付。

我們曾向文化博物館借服飾,大家都是公營文化機構,都會明白處境,他們願意找劇照給我們。但流行文化的人始於不熟悉M+,M+屬於視覺藝術的界別。因此今次展覽是個好開始,讓我們與娛樂工業的人打交道。策展顧問及填詞人周耀輝為了完成受委託的作品,想找幾位流行音流創作人錄取他們呼吸的聲音。他找了不同唱片公司幫手,他們第一句便問:M+究竟是什麼?因此,今次展覽讓我們建立關係,大家尊重彼此在做的事,找尋日後的合作空間,這是需要時間的。

藝評人阿三認為《100毛》以嘲諷手法去表達主題,而《號外》則表達精英文化,兩者放在一起,好古怪。(江智騫攝)

兩本不同氣質的雜誌如何對話?

阿三認為展覽沒有列寫《100毛》用嘲諷手法呈現性別,連王祖男扮李偲嫣都叫雌雄同體,是有很大的問題。(100毛)

三:在雜誌封套方面,《100毛》以嘲諷手法去表達主題,《號外》表達精英文化,兩者放在一起,好古怪,兩者距離太遠了。為何將兩本美學完全不同的雜誌放在同一幅牆?展覽沒有寫清楚《100毛》用嘲諷手法呈現性別,連王祖男扮李偲嫣都叫雌雄同體,這是否有問題呢?

周:我們看重的是視覺文化,當然文本也很重要的。《號外》今年四十周年,無人會質疑他們經常提及流行文化,最具代表性。我們策展時想,《號外》刻意處理性別議題,有沒有近代一點的雜誌也在處理類近議題?《100毛》不是刻意處理性別議題,從封面可見,它正處理社會對性別的態度。例如,《100毛》請了很多人易服,男扮女、女扮男,透過易服去表達嘲諷,你會看見社會的氣候,明白為何這是搞笑的事。

如果覺得兩者不合適放在一起,才是太有框架。為何會覺得《100毛》是邊緣文化呢?《號外》才是邊緣文化,難聽一點講,《號外》的銷量差過《100毛》。我們討論流行文化,是大眾經常看到的事物,所以為何《100毛》不值得去討論?《號外》有既定的美學特質,小眾會去看;大眾看《100毛》時,會否是鞏固性別定型的一方?社會氣候是否在兩邊極端的事,一方很開明,一方很保守?於是我們希望以兩本雜誌引起對話。

石家豪將建築物外觀變為時裝,圖為《國金一世二世》作品。(江智騫攝)

如何平衡藝術和流行文化?

黃漢明的錄像作品《四個馬拉故事》講述馬來西亞的政治審查問題,他重新扮演被審查的角色。(M+)

三:最後幾件藝術品令觀眾抓破頭皮,在流行文化的演繹下,他們想講什麼?石家豪用建築物去講性別,其實建築物本身已經是一座座陽具,不關性別的事,他早期繪畫的SM、色情的工筆畫會較貼切;何倩彤《吾友烏有》好隱晦迂迴,與流行文化的性別演繹沒有關係;黃漢明《四個馬拉故事》講馬來西亞的政治審查問題,他重新扮演被審查的角色,觀眾不明白這場景,覺得作品很有距離。

最後觀眾究竟看藝術作品開心點,還是明星展品呢?展覽的宣傳都以電影劇照為主,其實藝術作品需不需要放在展場?這個展場不大,藝術作品的放置方式很混亂。

阿三指幾件藝術品的關係模糊,讓人摸不着頭腦,圖中右方為何倩彤的作品《吾友烏來》。(江智騫攝)

周:我們想從館藏中延伸討論,流行文化如何在內容創作和手法上影響藝術創作。我們曾與石家豪傾談,他也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曖昧,作品展示出物件亦能被性別化,反映出他何以將性的符號放在建築物上,相比他前期繪畫梅艷芳的作品,更為貼切。黃漢明的作品好直接,他自己扮演男女角色,訴說的是演員在扮演角色時,要超越性別限制。由於他不是香港觀眾熟悉的人物,所以我們多加註腳解釋他的背景、創作意圖和語境。何倩彤的作品較複雜,她的創作意念是來自香港電影,對電影有所反思,她受很多男性主導的電影所影響,作為女藝術家,她有什麼意見呢?有觀眾不明白我們為何選擇件作品,我們下次會多加說明。

我們正在建立館藏,而這些館藏如何與流行文化對話?我們嘗試去延伸討論,我們的確可以多寫文字,以解釋藝術品的選取原因。我不認同「觀眾只是想來看明星」的說法,因為他們不進來,連思考的空間都沒有。在這個空間中,我們將這些物件放在一起,讓他們思考,這是觀眾發展的第一步。這個地方較偏遠,我們要先吸引他們來,才可以教導他們。

我經常觀察中學生,他們並不認識這些明星,只知道何韻詩是誰。他們覺得原來何韻詩受這班老明星所影響,這麼多人曾做性別演繹,那麼流行文化下性別演繹將有怎樣發展呢?淺白一點說,原來不只何韻詩做女人解放的模式,之後會否有更多人做?

阿三個人照。(阿三)

阿三profile

藝術家及寫作人,遊走於藝術創作、文學書寫、教育、評論及性別研究場域,大專兼任講師及Art Appraisal Club創會成員。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修畢藝術碩士(創作)及性別研究文學碩士課程。近年展覽包括「在詩的港口」、「在何地」、「文學刺青.墨成肉身」、「在寨城公園前散步」、「現」、及「相逢恨晚」等,著有展覽小書《單程票》(2007)、《與記憶不符的將來》(2008)及《書寫繪畫》(2016)。

M+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周麗珊( 江智騫攝)

周麗珊profile

現為M+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曾聯合策展「M+進行: 探索霓虹」(2014)和「M+進行:流動的影像」。加入M+前曾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項目主任和香港藝術館博物館見習員,並籌辦各項展覽及項目,當中包括「墨韻國風— 潘天壽藝術回顧展」(2011)、「有情世界— 豐子愷的藝術」(2012)、「身是客—香港在利物浦雙年展2012」和「深圳.香港創意藝術雙周」(2012)。周麗珊於香港大學取得文學士(雙主修藝術史和比較文學),並於香港浸會大學取得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藝術行政)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