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曖昧」展是否好展覽之一】無助打破性別定型?
西九文化區M+展亭「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展覽,展期剩下一星期。直至上星期底,兩個月的展覽吸引一萬二千多名觀眾入場,相比M+展亭以往兩個展覽分別有約一萬人入場,今次展覽入場人數最多,而參觀者多為中學生和七十後、八十後。雖然展題較親民貼地,講述八九十年代本地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卻也有批評的聲音。
藝評人阿三(陳世樂)曾在四月舉辦「一齊睇,就有計」民間活動,帶領大眾一起參觀展覽,他與觀眾傾談後提出多個疑問。記者於是拿着這些問題,訪問M+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周麗珊。
(注:以下對話並非同場進行)
三:藝評人阿三;
周:M+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周麗珊
缺乏女性的多變性別探討?
三:我和獨立策展人梁展峰舉辦「一齊睇,就有計」民間活動,想分享觀看展覽的方法。部分參加者是我們的學生,亦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他們三十多歲,對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有認識,都是看着這些明星長大的。一開始他們怕M+以專家方式辦展覽,怕看不明白,但其實我們都看見差不多的東西。
展覽講的是性別的模糊和曖昧,但展覽一點也不曖昧,很多時只是男扮女或女扮男的符號,多以陰柔的男性為主導,很少選擇女性多變不同的形象,為什麼沒有馮寶寶和其他女星?
周:男星與女星的比例是六四,一定會側重一方,八九十年代有三大巨星——羅文、張國榮、梅艷芳,在娛樂工業下,男星較為前衛,較有突破,演繹性別的力度較強。很少女星能達到梅姐的地步,以較強的姿態演繹性別。
我們亦展示兩件何韻詩的舞台服飾,亦有梅艷芳、鄭裕玲、林青霞的唱片封套,她們有一定的存在。男女星所佔的比重不一定是平衡的,策展團隊沒有刻意去比較。我們想展示的是「男人的美,女人的格」,觀眾不難在參觀時體會到主題。
展品反而牢固性別定型?
三:我們討論性別永遠離不開語言和概念,先有既定男和女的想像,才會有曖昧的狀況,分不開男女。但M+部分影片卻牢固了樣板化的男和女,牢固了男女的性別定型。
如周潤發在《八星報喜》中扮演一個娘娘腔男角,好騎呢地將蛋白塗在臉上,用鍚紙包頭,做出喜劇效果,為什麼娘娘腔值得被人笑呢?策展人選擇這影片,有否鬆動我們對男女的性別特質,還是牢固了性別定型?這條影片我覺得選得不好,看得不舒服。M+作為有知識和專業人士,去展示反面教材,卻沒有給予資料去帶出質疑,沒有指出流行文化中有性別歧視。
周:我們帶領導賞團時,都有講述每條影片的性別形態,可能我們要再做好一點,帶出每件展品的重點。策展顧問周耀輝亦經常說,社會上九成的流行文化都在鞏固性別定型,那麼一成人在做什麼?現在這一成人已經消失了?會否越來越少人去講性別的議題?
《八星報喜》中,我們從視覺語言出發,周潤發演繹「Camp Camp哋」的角色,他的房間佈置是以車為主題,是男子氣慨的象徵,角色千變萬化。策展顧問吳俊雄教授曾說,他很喜歡《八星報喜》,他生於福建家庭,福建男人不可以入廚房,他看見這個年代的男人可以這樣做,便覺得自己都放下包伏。因此,有人覺得這套戲醜化男性陰柔一面,有人卻覺得這是解放,我們可以怎樣下定義?流行文化本身很混雜,加上每個人對性別認知的理解不一,有人受家庭影響,有人讀過性別研究。
阿三profile
藝術家及寫作人,遊走於藝術創作、文學書寫、教育、評論及性別研究場域,大專兼任講師及Art Appraisal Club創會成員。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修畢藝術碩士(創作)及性別研究文學碩士課程。近年展覽包括「在詩的港口」、「在何地」、「文學刺青.墨成肉身」、「在寨城公園前散步」、「現」、及「相逢恨晚」等,著有展覽小書《單程票》(2007)、《與記憶不符的將來》(2008)及《書寫繪畫》(2016)。
周麗珊profile
現為M+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曾聯合策展「M+進行: 探索霓虹」(2014)和「M+進行:流動的影像」。加入M+前曾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項目主任和香港藝術館博物館見習員,並籌辦各項展覽及項目,當中包括「墨韻國風— 潘天壽藝術回顧展」(2011)、「有情世界— 豐子愷的藝術」(2012)、「身是客—香港在利物浦雙年展2012」和「深圳.香港創意藝術雙周」(2012)。周麗珊於香港大學取得文學士(雙主修藝術史和比較文學),並於香港浸會大學取得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藝術行政)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