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年風俗發展史 擺花街何事花開滿地?與風月又有何關係?
【藝文編按】香港開埠初期,歡場行業曾有一段風光的日子。風月產業興盛十數年,側面幫助了香港民生與社會的發展。《香港百年風月變遷》為上世紀作者於報章刊載專欄的文字結集;採用小說文體,以親切有趣的「三及第」文字,歷述有關香港「風月」的掌故逸聞。
本文摘自三聯書店《香港百年風月變遷》下篇的〈擺花之街〉和〈水坑口風月〉兩章。內容主要講述不同角色人物從對話交流中,介紹香港歡場行業的歷史背景及特點。當中包括中上環當年擺花街和水坑口街的街道典故和背後的風月故事。
擺花之街
客叔問域陀:「你有冇去過擺花街?」。「有冇搞錯,我檔麵店就在附近,擺花街都唔知放低幾多腳毛!」。「哈,好彩你如今話,如果一百年前你咁樣講,想肥妹嫂唔扭甩你耳仔都幾難矣!」。「點解?」連蛇仔明也問點解。客叔滋悠淡定,呷一口茶又講古。「我講過,一百年前已有色情廣告刊登,不過那時候是用鮮花名來代替,即係話,鬼佬好鍾意以花名來譬喻女人,亦喜歡以花來送給女人者,今時今日興起送花,亦係西風東漸······」
域陀心急:「咁又與擺花街有乜關係?」「關係大矣!」客叔故意慢慢講,我則微笑不語,這段掌故我亦曉得,不過,無謂令客叔這「講古佬」掃興,我唯有笑而不語,好讓這幾個聽眾被客叔吊癮。「唉,你地後生仔,點解咁心急?好啦!我講畀你知,當年擺花街呢條短短的街道,樓上不少單位是洋妓所住。咁即係話洋妓集中地也!」
「一百年前擺花街,荷李活一帶是市中心,再向下行,好快到海邊!鬼佬去找妓女,好似去見自己愛人,特別係一次生兩次熟之後,更加將瑪莉,蘇珊,安娜,露絲,當正係自己情人,於是乎每次上去光顧,例必帶一束鮮花。你知啦,當年邊度有咁多花檔,但中國人做小生意,好識走位,見到阿尊,阿積總係要買花,於是乎,紛紛來到這條街擺花檔了!擺到直情好似如今花墟的花市場。買花贈女人,例必不會孤寒,這些花檔生意不俗,你開我又開,短短一條街,一百幾十檔,於是索性將這條街叫做擺花街!」「噯,原來係咁!」睇見成班人聽到點頭點腦,客叔好有滿足感。
書名:《香港百年風月變遷》
作者:陳青楓
出版社:三聯書店
水坑口風月
「水坑口是甚麼地方?」欄邊客曰:「如果你家在九龍,當然不曉得。你地成班中環友,當然知道邊度係水坑口。」我曰:「講得明確點,地點係皇后大道中,中上環交界那地方,我記得細路仔時,水坑口仍然有好多店舖,賣絲綢,賣餅,就好似澳門八月十五街。那時係五十年代末與六十年代初期,我亦只不過約莫一點點殘餘印象罷了。」
「係,阿浪,你冇講錯!不過,你所見的水坑口風貌,係水尾風貌,已經到式微低落之時,水坑口最有名,最繁盛之時,還係一百年前!」「又是一百年前?」蛇仔明曰:「客叔,你唔好呃我地細路仔唔識世界咯!」客叔「騎騎」兩聲:「講真啦,一百年前之事我又點知,都係好似你地依家咁,係聽老人家白頭宮女話當年!水坑口一帶,當年係紅燈區,攞正牌!一百年前,曾經試過婚妓合法化,就因為妓女多多,性病泛濫,合法化之後,可以抽稅,這叫做妓捐,由警察去收錢,收到之後,用這些錢建起一家性病醫院,本來係幾好者,但有人反對,話妓女合法化有傷風化,特別係一些英國人,佢地話我祖家都冇咁嘅例,香港點可以開先河,冇法啦,唯有取消這合法化。當年水坑口大寨林立,大凡煙花之地,必然也同時做旺飲食業者,所謂飲食男女也,水坑口興旺之時,周圍有不少茶樓酒家。」
我曰:「即使到了六十年代後期,我亦在水坑口看到仍然存在的一兩家酒家,不過到了現在連半點痕跡也沒有了!今天要到那裡懷舊,只係得番個街名。」
(本文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陳青楓。作家、畫家。原名陳志城,一九四六年生於香港。投身報紙行業逾四十年,期間筆耕不輟,結集出版的小說、散文、畫集共十餘冊,包括《生活中的佛法》、《楊善深的藝術世界》、《書畫人語》、《香港傳媒五十年》及畫冊《空心靈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