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月色在藝術中的象徵意涵 月光之下形象如何演變?
日前「血月蔽天」,月球被地球遮蔽,出現月全食;同時月球亦與天王星連成一線,呈現月掩天王星千年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紅色「血月」綻放著緩緩的銅紅色光芒,優美如畫,不禁讓人驚嘆自然超凡、獨到之美。至於藝術的領域上,數千年來人們又是如何描繪月亮?月亮在眾多藝術家之間又象徵著什麼意涵?
自我們的史前祖先以來,月球就如拉動海洋的潮水一樣,一直掀動著人類創作的意識和慾望。每逢抬頭望向遠方,月亮總是出現在我們眼簾的左右,時而陰晴,時而圓缺,使我們在紀錄或創作的時候難以忽略它的存在。我們從古人的洞穴壁畫中可以得知,月亮在數千年前早已成為人類文明的觀察對象。不過,若要數到人類第一件正式描繪月亮的藝術作品,大概要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的青銅時代。目前,考古學家發現最古老的「月之藝術」是一件由金屬和黃金鍛造而成的青銅盤。這件於德國出土的青銅盤名為內布拉星象盤(Nebra Sky Disk),盤上佈滿可能是代表太陽、月亮和星晨的黃金製符號,普遍相信這個星象盤是當時用作天文觀測。
後來,月亮不時成為不同時期藝術家繪畫的背景,月亮出現的原因也不再是對天文星空的觀察,而是以功能性的用途為藝術家服務。在藝術範疇上,月亮很多時都是為作品描繪的對象增添意涵和隱喻為主,例如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通常會讓月亮和太陽同時登場,來表達反常、極端,或是不妥當的特定場景。而且,當時更盛行把月亮擬人化成具有人的面容,作為加強作品戲劇性的象徵。描繪耶穌受難時的畫作便是這種意象經常出現的情景,聖經中描述耶穌受難時天色異常黑暗和戲劇化,正需要白天加入月亮來表達當時荒誕悲傷的景況。
進入科學時代,不少科學家開始對月相周期的變化作深入的研究,月亮再次成為人們觀察的對象而被繪畫下來。達文西、伽利略等知名博學家就先後將月圓月缺的天文現象繪畫在手稿上,伽利略更加是史上第一位把月球佈滿山谷和隕石坑的真實情景繪畫成畫作的藝術家;伽利略利用當時最新發明的望遠鏡,觀察到月球其實並非如當時的人想像般光滑完整,也從此奠定了後世對月亮的理解。
隨後浪漫主義興起,在藝術上月亮除了功能性的作用,更成為了一種抒發情感的表達。《凝望月亮的兩人》便是浪漫主義畫家卡斯巴.佛烈德利赫(Caspar Friedrich)的名作之一,兩人在樹林中凝望著月亮,促膝長談,既浪漫溫馨又散發著陣陣的憂鬱之意,令作品充滿情感。說到以月亮抒發情感,當然不得不提堪稱本世紀最著名的畫作,梵高所畫的《星夜》。1899年,梵高當時正在精神病院療養,《星夜》便是他從心煩意亂的意志中觀察村莊和月亮的景致所畫。《星夜》中的月亮比喻他內心正直痛苦、憂鬱,令人不安但同時卻在寂靜的晚空中格外綺麗。
直到近代不同藝術形式的出現,創作題材的多元,月亮不再於藝術上擁有重要的象徵意義,藝術品甚少再以月亮作為繪畫的對象,這可能跟20世紀科技發達,月球不再神秘遙遠有關。1969年7月岩士唐隨著阿波羅計劃踏出了「人類一大步」,從此月球終於觸手可及不再神秘,我們對月球的認識也愈來愈豐富和透徹,解味了的月球難以吸引藝術家,也鮮有能夠勾起他們的情緒和感受。現時,月球被認為是一個科學、天文的研究對象多於表達藝術的意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