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公開展出《康熙南巡圖》 了解時代背景以欣賞歷史名作
散失百年的《康熙南巡圖》第六卷,將於10月3日至8日在香港會展中心公開展出。這幅被喻為清代版《清明上河圖》的清代宮廷鉅製之作,百多年來流散在外,直到近幾年才匯合成原卷,並首次以全卷全壁形式公開展出,是近年香港重磅級國畫展覽。為了幫助各位讀者能有更多的角度來欣賞這幅名作,我們將會從畫作本身的背景資訊,和畫作可以嘗試的鑑賞角度,來為大家作時地人、點線面的解說,讀者可按興趣選擇合適自己去觀賞這作品的資訊。
【延伸閱讀】
《康熙南巡圖》整部作品共12卷,由明末清初畫家王翬(1632—1717)在皇帝監製下,與冷枚、王雲、楊晉等畫師歷六載而告成,康熙對這作品非常滿意,並因此特賜主筆王翬「山水清暉」四字以示聖恩。全卷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第二次南巡路途為線索,以繪畫來敘事,分段描繪沿途重要的山川城鎮,在構圖形式上繼承了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的模式。後來乾隆皇帝模仿爺爺康熙南巡並製作《乾隆南巡圖》十二卷,也是依照康熙南巡圖形制尺寸,而不敢逾越一步。
時間: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康熙(1654-1722)皇帝一生六次南巡,時間分別是1684年、1689年、1699年、1703年、1705年和1707年。
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是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及收復台灣之後的次年。雖然基本剿滅了抗清武裝勢力,但滿清入關40年來,仍未令漢人心悅誠服接受滿洲人的統治,尤其江南一帶在清初經歷揚州十日(1645年)和嘉定三屠(1645年)後,仍然對滿人抱有反抗心態,地下反清復明活動仍然活躍。康熙一生英明,非常了解江南對滿洲人統治的不滿,所以武力鎮壓以外,也以六次南巡來作政治宣傳,沿途不只是遊山玩水,還涉及考察黃河治水工程、對先賢或明太祖舉行祭奠等,希望藉此政治秀來收攬民心,而此舉收效顯著,讓不少原先加入反清復明陣營的明遺民接受現實,放棄與清廷對抗。
這次展出的《康熙南巡圖》第六卷記載康熙第二次南巡,時間上經歷了平定三藩(1681年)後六年來的休養生息,清廷對江南已有更穩健的統治基礎。
地點:由「揚子江」到「常州」
《康熙南巡圖》十二卷,每卷長約二十米,記錄康熙由北京紫禁城到杭州、紹興再回鑾的沿途實景和盛事。而第六卷繪畫由揚子江口(長江下游)開始,一直由東往西,經焦山、瓜州、金山,再轉往南下至常州府(在今江蘇省境)的沿途景況,由浩瀚大江走到蜿蜓河道,是存世卷中正式開始遊歷江蘇地區的一卷。
現今的江蘇省最先建立於元朝,當時省轄範圍為現在的江蘇和安徽地區。明朝朱元璋祖籍安徽,建立明朝後他將河北、江蘇和安徽合稱直隸,及後又將江蘇和安徽拆出合稱為南直隸。明末清初,南明朝廷一度居安江南,是朝廷賦稅重地,抗清勢力重鎮,清朝皇帝對當地並不放心,因此康熙六年(1667年)將兩地分置兩省,江蘇是江寧和蘇州合成,安徽是安慶和徽州的合成。
康熙和雍正時期,江蘇省的省會在蘇州(乾隆時改為南京),古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明清時代蘇州和杭州一帶正是中國最富庶之地。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稱頌:「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這句詩表明兩地優美而富庶。他還在著名的《憶江南》中描繪杭州的勝景:「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而蘇州的賞心樂事為「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此情此景對很多人來講,當然只有在天上才能領略得到。
康熙南巡江蘇,又與文學名著《紅樓夢》有莫大關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1715-1763)的家族,便因康熙南巡而導致家道中衰,這經歷造就了《紅樓夢》的誕生。
曹雪芹祖父曹寅(1658-1712),是康熙朝的名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寧織造。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曹寅的父親、時任江寧織造的曹璽在任上病逝,曹寅子承父業接任江寧織造。曹寅一生兩任織造,此職位專門為朝廷督造和採辦綢緞,在清代只有皇帝親信可以擔任。曹寅任內連續四次承辦康熙南巡接駕大典,數次親自接駕,其實際工作範圍遠遠超過了其職務規定,所受到的信任與器重也超出地方督撫。在康熙第二次南巡後,根據皇帝的命令,便由曹寅之弟曹荃任「《南巡圖》監畫」,徵召畫家開始繪製《康熙南巡圖》,可見康熙南巡為曹家帶來莫大風光。
備受禮遇的同時,曹寅為了打點南巡而開支不少,也造成曹家大量虧空地方財政,家道中落的主因。這筆虧空帳目一直無法了結,曹家後人終於被雍正皇帝抄家法辦。換言之,康熙南巡是曹家前盛後衰,大起大落的關鍵。曹家由盛轉衰的歷史,塑造了曹雪芹的世界觀,促成了他創作《紅樓夢》的契機。曹雪芹在小說中便曾借鳳姐之口說:「說起當年太祖皇帝(編按:此處影射暗指康熙)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書還熱鬧……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正是曹家的經歷,才讓曹雪芹深徹體會康熙南巡的豪華排場。據學者考證,康熙南巡在江寧的駐蹕處,即是後來《紅樓夢》中的大觀園。
人物:康熙皇帝
康熙是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在位61年,是清代在任年期最長的皇帝。清朝以康雍乾三朝為盛世,當中康熙帝執政仁厚,在任年間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為後來雍正「攤丁入畝」,正式放棄了中國沿用千年的人頭稅製造條件:康熙一朝並引進外來農作物,以上政策均讓清朝人口大幅提升,國力攀升。其六次南巡,除了考察民情習俗外,還親自監督河工,治理河務成績顯著。
1689年第二次南巡,康熙皇帝年屆35歲,前一年剛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確立了與俄國的邊界,對內又平定了反清勢力和叛亂藩王,更值得留意是他在十九年後才罷黜太子胤礽(1708),開啟了九皇奪位的帷幕,這意味內政在第二次南巡打後二十年間並沒有影響朝政綱的內鬥傾軋。因此第二次南巡,正值康熙春風得意之壯年,施政上一帆風順,國泰民安,是盛世中之盛世年;但後來在廢太子後,康熙便再無南巡。
清代只有康熙和乾隆各有六次南巡紀錄,但百姓只歡迎康熙,而視乾隆為瘟神。主要是因為康熙南巡時期顧及民生,不浪費國帑。康熙南巡每次隨行不過300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搭帳篷住宿,花費時間很短,基本上辦完事便回京,並無留在江南享樂,因此所需的錢財不到乾隆的十分之一。雖然江南各省督撫也為他修建行宮、道路,曹寅一族便為打點張羅而近乎破產,但相對乾隆南巡,整體的花費還是較少,一切開銷亦由內務府供應。因此,就不存在攤派,百姓也不必為此負擔開支。
參考資料:
1.布歌迪:〈從西方角度看康熙南巡─《南巡圖‧第六卷》斷簡與相關問題〉
2.呂曉:〈《康熙南巡圖》第六卷古今地名地貌考〉
3.林霄:〈被切成七段的《康熙南巡圖》能否再合璧?〉
【英國畫家William Hogarth經典《時髦的婚姻》,六幅畫訴說一個上流不幸婚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