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訪港講座:鄉土概念轉變,文學主題依然是人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日前訪港出席由浸會大學舉辦的「60周年校慶信興傑出學人講座」。講座的主題是「文學與鄉土」,莫言先回顧了自己的文學創作歷程,談及現在與以往對「鄉土」概念的轉變,並對現場聽眾提出了一些創作建議:創作者應該「讓別人的生活變成自己的生活」。
2008年,莫言憑小說《生死疲勞》獲得第二屆紅樓夢獎,他形容《生死疲勞》是他遺憾最少的作品,這部作品以動物視角來闡釋農民與土地的關係,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變化。莫言提到這部作品結合了夢境與幻覺、民間故事與歷史。他在2012年護諾貝爾文學獎時,評審對其作品的評價亦是如此:「(莫言)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
幻覺現實主義非魔幻現實主義
莫言特別強調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對其作品的評價是「幻覺現實主義」,與一般認為其作品是「魔幻現實主義」有些不同。這個「幻覺」是一種寫作狀態,有作家童年記憶的映射。他用「腦洞大開」一詞,形容他在80年代接觸到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馬奎斯的作品後的感覺。西方現代派的魔幻作品激活了他的記憶,莫言指出這不僅是小說技法,而是民族作家受到民族作家的影響而引起的情感共鳴。他續說,要形成中國特色的文學,不能只模仿別人的作品,還要不斷追求新異。
「有人才有文學,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只要有人存在,就有文學存在。」
城鄉觀念已經不同 鄉土文學會繼續發展
中國經濟騰飛,亦日漸城市化,而莫言的小說以描寫農村故事為主,他談到現今的農村物質條件與以往已經大不相同,而這一代的鄉土文學會成為過去,新一代的鄉土文學將由那些在新農村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作者創造。
莫言指出,「鄉土情懷」的矛盾位置在於城裏的人會懷念、農村的人又會逃離。他指文學的問題其實就是人的問題,小說的形式如何多變,最終的核心還是在於人的情感。文學作品之所以能流傳下去,還是在於用語言塑造了一個個人物。莫言最後勉勵在場的聽眾:「讓別人的生活變成自己的生活」,這樣才能開發更廣闊的創作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