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獎得獎感言 大陸作家閻連科:因為卑微,所以寫作

撰文:洪昊賢
出版:更新:

著作多次被內地出版商拒絕,因此稱為「禁書作家」的內地作家閻連科,早前在第六屆紅樓夢獎頒獎典禮現場,發表得獎致辭:「因為卑微,所以寫作」。當中提及他對文學創作的焦慮與願景,以及出版與市場、審查與爭論的種種關係。

閻連科2014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Franz Kafka Prize)。(Getty Images)
「然而,因為卑微,卻還要寫作;因為卑微,才還要寫作;因為卑微,卻只能寫作。於是,又形成了一個被人們忽略、忽視的迴圈悖論:作家因為卑微而寫作,因為寫作而卑微;愈寫作,愈卑微;愈卑微,愈寫作。」
閻連科
得獎小說《日熄》以十四歲的鄉鎮少年為敍述者,探究在人人彷如夢遊患者的現代中國社會,如何讓人們回歸現實,找尋新的生存價值。(台灣麥田出版)

中國作家現況 彷彿「打醬油的人」

「紅樓夢獎」2005年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創立,每兩年舉辦一次,是目前單本中文小說獎金最高的獎項,首獎獎金有30萬港元,前五屆的首獎得主分別為賈平凹、莫言、駱以軍、王安憶和黃碧雲。閻連科憑去年於台灣出版的《日熄》獲得今屆紅樓夢獎首獎後,他從曹雪芹寫《紅樓夢》時的寫作態度,重新思考文學在今時今日的位置。

閻連科提到曹雪芹的寫作態度是「悅世之目、破人之愁」,不僅沒有文學的卑微,而且還有足夠的信心,去相信文學的尊嚴和它的堅硬與崇高;但在今時今日的中國,作家不但要在寫作時思考權力和複雜的人性,還要面對出版的失敗,以及市場與媒體的限制與操弄。而更重要的是,作家彷彿都不再相信文學的力量,他形容,作家在中國彷彿「打醬油的人」,意指作家地位微薄。

「事情就是這樣——文學為卑微而存在,卑微為文學的藝術而等待。」
閻連科

自我質疑 以卑微之筆書寫

在香港科技大學駐校時,閻連科曾接到家人的電話,家人說夢見他因為寫作而入獄,令他想起了「卑微」兩字。閻指:「放在三十多年前,寫了『不該寫』的東西,可能會家破人亡。」他又引用堂吉訶德誤認風車為巨人並與之搏鬥的故事作比喻,指出在出版的困難以外真正的難題,是作家在創作過程中不斷質疑作品中的藝術價值。

閻連科從自己的寫作和出版經歷中認識和認同卑微——「卑微」是他寫作的動機,也是他理解世間萬物的態度,他形容卑微帶他超越了現實世界。紅樓夢獎評審認為《日熄》「充滿爆發力的文本實驗」,而閻連科則認為《日熄》之所以得獎,乃因為評委看到了幾代作家都在卑微地寫作,而《日熄》正是以卑微之筆來書寫。

作家Profile

閻連科,1958年出生,作品被譯為日、韓、越、法、英、德、意大利等二十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曾獲中國的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和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以及捷克卡夫卡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