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 2016】藝術家鄭哈雷:只希望它做好賣藝術品的本份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型藝術博覽給香港藝術生態帶來了改變,更衍生藝術市場能否推動本地藝術等問題。踏入第四年,將於3月24日開始的Art Basel依然是香港藝術圈的焦點。我們訪問了3名參與者,藝術家鄭哈雷、收藏家林偉而,以及藝術系學生Ami Tsang,從他們所處的不同角度,談談對Art Basel的看法。關於藝術市場,關於藝術,我們能有多少想像?
觀察市場定位 不回避買賣
2013年,仍在修讀碩士的鄭哈雷初次參與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形容當時填參展申請表還以為老闆在開玩笑。事隔3年後,正式以藝術家身分進入這五彩繽紛卻又光怪陸離的大舞台 ── 當藝術家置身其中,成為買賣的一方,是否就必定會被市場牽着鼻子走?鄭哈雷淡定地說,自己時而在其中,時而又抽離在外,既不迴避買賣市場,也不過分靠攏:「為什麼做藝術就不用講錢?藝術家需要人力、財力及保險等專業支援,但政府資助有限制,因此私人資助有其作用。」
身為藝術家,鄭哈雷認為Art Basel的參與者比其他展覽更多元化,有助他觀察國際藏家對其創作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市場上的定位:「歐洲人比較喜歡購買我的作品,美國人卻不會停留。這對日後參展確立自己的定位有幫助,以前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的觀眾主要是香港人,未必有這樣的觀察。」這也令他後來遠赴倫敦參與START art fair及Art 15。
買賣之外 以藝術回應藝術
「對於Art Basel,我只希望它做好賣藝術品的本分。Art Basel很大,牽連很多人和事,不是說我期望,它就會有所改變。如果有問題,未必在於Art Basel,而在於整個藝術生態。藝術圈如果只擁抱Art Basel,便相當不健康。」關於期望,鄭哈雷思考了好一會。
鄭哈雷期待在往後日子,周邊會有更多藝術場所出現,「我欣賞這些嘗試反抗或嘲笑它的活動,這樣才顯得有趣。」 他舉例指,2014年Art Basel其中一個節目,就由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駐場藝術組合C&G舉辦了《香港「床下底」藝術常識問答比賽》,邀請眾多本地藝術圈人諸如藝術家、藝術學生及行政人員參與,內容涉及過去半世紀香港藝術史事。Art Basel一直被批評欠缺本土性,問答大賽反其道而行,以香港藝術的歷史與人為內容。鄭哈雷說:「他們將香港身分重新帶入去。這與Art Basel本身的買賣活動無關,卻像一場performance art,用來回應Art Basel。」
鄭哈雷的重點關注
鄭哈雷表示,他很期待Art Basel內的本土藝術家作品,亦期待「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中的新晉藝術家作品及「亞洲視野」(Insights)展區,並會多留意個人展覽,因為個展「可以更立體地欣賞藝術家和他所關心的議題」。他的推薦藝廊包括專注視覺及錄影藝術的安全口(Gallery EXIT),以及推廣國際及亞洲當代視覺藝術的奧沙畫廊(Osage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