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築覺》作者許允恆:家已經變成一個大家不想停留的地方
【專訪/建築】當我們漫步在香港街道,高樓林立景象無處不在,造價高昂新建築並不少見。但你可曾想過,這些建築背後隱藏著什麼故事?
資深建築師許允恆(Simon)自2008年以筆名「建築遊人」撰寫建築文章,過去十年出版多本《築覺》系列書籍,最近他就跟我們分享他對於香港建築變遷見解,從80年代黃金時代到如今「蚊形單位」和「簡樸房」,談他眼中香港建築世界。
沒有人味的建築
當問及香港建築從80年代到現在最大變遷,Simon沉思片刻後,答案重點放在「以人為本精神」:「80年代整體經濟向上,大家建什麼樓都可以賺錢,設計相對人性化。但到了2014左右,樓價突然升高,突然出現很多『蚊形單位』,這種單位基本上只能放梳化床,跟學生宿舍沒什麼區別。」 他感歎道:「當住宅單位變成這個設計,其實已經失去了『以人為本』精神,家變成一個大家不想停留的地方,因為太小了。」
當住宅單位變成這個設計,其實已經失去了「以人為本」精神。
政府今年為了取締劏房推出「簡樸房」,他直言對這種住所情況並不樂觀:「人是生物,最基本會需要陽光和空氣,現在家裡這麼小,不要說通風,甚至連床也放不下,你在家裡一個人住,想煮麵、吃飯其實都會辛苦,根本無法生活。比起人的居所,這更類似廚房儲物室。」對他來說,建築要有「人味」,能滿足生活機能是基本。
面積以外,管理方面同樣讓他感覺現在建築失去「人味」:「你不覺得現在的樓盤變得高度設防嗎?基本上你從屋苑門口已經要開始登記,去到大堂又要登記第二次,然後要換電梯,到家門口要再拍卡,最後才能回到家。這麼多次保安檢查,我是在國防部嗎?」他回憶自己小時候住屋邨,有需要時只需要上樓就能找到同學一起做功課,過後又可以和不同樓層夥伴下樓踢球,但現在似乎不再有這種生活形態,他怒斥:「現在單位又小、又密集,加上保安監控又多,其實香港住宅只是一間有冷氣的監倉。」
走向打卡化
除了經營建築事務所和寫書,Simon也主持過很多建築導賞團,最近他帶一群天水圍年輕人到銅鑼灣導賞,從填海歷史、說到利舞台等地發展,聊戲院變化與香港人娛樂變遷,看大家和建築與城市之間關聯。
問他會跟外來者介紹其中什麼建築,他毫不猶疑答了時代廣場:「時代廣場當時是創新河一個設計,一般外國商場3到5層樓已經很高了,而時代廣場足足有14層樓是商場,多層商場模式其實是香港引進的。」
香港是一個比較標準的垂直都市,試問世界上有哪個城市像香港那麼高密度呢?
當問到建築美學方面變化,他認為現時外觀凌駕整體設計愈來愈嚴重:「我覺得現在整個建築美學都走向打卡化,很多奪眼球的地方,喜歡找一些標誌物拍照,放到社交媒體,然後便能讓建築師放到國際上參展。我寫了這麼多年書,覺得最優秀設計應該是美觀與實用兼備,但你見到現在,很多強調要有奪目特色,能夠走到國際會議拿獎,比較著重所謂『KPI』。」
有什麼本地建築值得一看?
在過去十年,Simon已經撰寫超過九本《築覺》系列書籍,其中兩本更是聚焦香港建築,那麼自然要問他認為值得一看的建築。訪問約在高山劇場內一間咖啡廳進行,他便從該處說起:「高山劇場是給一些本地文化劇團表演的地方,主要是粵劇,所以一定是以低成本營運方式來設計。」由於要為居民留下休憩空間,所以需要依山而建一層一層來設計,同時要注意避免阻礙四周日照。劇場做成扇形,可以少用一些空間,也讓觀眾更貼近舞台。他表示:「這個設計很簡單,但是很有『人味』。」
他又談及現時成為了浸會大學中醫診所的法定古蹟雷生春,他認為修復工程中最妙的,就是箇中改動難以察覺:「雷生春二、三樓原本有露台,但欄杆高度不符合現時建築法例,但由於建築是法定古蹟,也無法簡單將其拆除。建築師很聰明,把欄杆保留,然後把落地玻璃推到該處,讓欄杆變成裝飾,於是室內空間便變大了。」他坦言古蹟最難便是加設新功能之餘,保留原有味道。
AI使用必然愈來愈廣
作為建築作家,亦是業內人士,他認為在未來建築業界,AI使用必然愈來愈廣:「現在很多設計已經可以用AI來做,一些未經訓練的人只需要通過AI便能得到藍圖。外國現在已經有案例,你在YouTube就能找到教學。」他認為這種設計,為讓建築愈來愈「不近人情」。
除了AI,ESG物料的使用是另一大趨勢,對此Simon認為是好事:「其實這種東西一直都有,只是現在多一個市場行銷標籤。現在更多人用ESG物料,是因為他們更加耐用,而且可以從垃圾轉化而來,以前經常會覺得某些東西不行便要全部打掉,重新再做,會產生很多污染和噪音,這種物料無論是安裝速度和施工噪音都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