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聖誕頌歌》背後的隱含意義 探究19世紀存在的社會問題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聖誕節/電影】著名英國19世紀的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筆下有很多觸動人心的故事,例如《孤雛淚》、《塊肉餘生記》,後來都被翻拍成電影。來到聖誕假期多會在閒餘時間回看電影,尤其是聖誕主題的作品,那麼狄更斯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又名《小氣財神》)相信會是一再翻看總令人有所深思的作品。不過今回我們並非介紹多年來被翻拍的電影,卻是狄更斯創作故事的背景,以及故事希望帶出怎樣的隱藏意義。

狄更斯創作《聖誕頌歌》前一年肖像(圖片來源:wiki)

《聖誕頌歌》的全名為《A Christmas Carol. In Prose. Being a Ghost Story of Christmas》,顧名思義是一部以聖誕鬼故事為題所寫的聖誕頌歌,作品一如歌詞般處理,全書分為五段分別為:〈馬里的鬼魂〉、〈聖誕三精靈之一〉、〈聖誕三精靈之二〉、〈最後的精靈〉及〈終曲〉。作品於1843年首次出版以來,便成為了英語文學中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一,在文學界引起了廣泛的迴響,深刻影響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及後世的聖誕文化,例如書中大量使用的「Merry Christmas」,已經成為了今天大家所用的祝賀語。

《聖誕頌歌》(圖片來源:wiki)
《聖誕頌歌》1843年版(圖片來源:wiki)

《聖誕頌歌》被認為是狄更斯最具代表性之作,其成功在於情節上的吸引力以及所傳達的人性光輝,故事情節簡單明瞭,圍繞著主角Ebenezer Scrooge心態及行為上的轉變,由一個吝嗇的商人變成充滿愛心和同情心,轉變的過程通過三次聖誕精靈的引導使他感受到重生和希望的力量。狄更斯在31歲時寫下作品,他當時正值具有強烈批判心理的年紀,也是他的事業巔峰。狄更斯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但因父親的揮霍導致家道中落,年僅12歲的狄更斯被迫辭學進入鞋廠工作,經受屈辱、看盡人情冷暖,艱辛的經歷使他對社會底層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同情與理解,他在從文之前曾當過記者,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即使他後來已經名成利就,但對社會不公的關注從未減少,尤其是在他了解到倫敦的貧民窟和孤兒院的情況之後,對貧困的感受愈加強烈。

〈馬里的鬼魂〉,由John Leech繪製的1843年版插圖(圖片來源:wiki)

後世對《聖誕頌歌》的解讀常常視為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因為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使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湧入城市工作的人會面臨著惡劣的生活條件和社會剝削。狄更斯親眼目睹煤礦的恐怖,有很多年幼的兒童在黑暗和絕望的環境中被逼工作。他將資本主義刻劃成書中主角Scrooge,為人刻薄吝嗇,又唯利是圖,所以Scrooge個人並不喜歡快樂的聖誕假期。

直到書中的鬼魂對Scrooge的未來發出可怕的警告,預示將會沒有朋友紀念他和被遺忘,但Scrooge仍有時間作出改變,後來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在結局已經從守財奴轉變為仁慈又會幫助別人的好人。從故事中可以看到,狄更斯本人並不完全否定資本主義,只要抱著樂於助人的心,認識到生活的意義是有很多方面的,並不只有財富,想要致富並不可恥,有能力才得以幫助更多的人。故事中預示未來的鬼魂則象徵著人是要時刻關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A Christmas Carol》1984年版電影(圖片來源:IMDB)
《A Christmas Carol》2009年版電影(圖片來源:IMDB)

狄更斯的個人經歷直接促使他以聖誕節為背景創作出這部關於轉變與救贖的故事,所以這不僅是一部聖誕故事,更是一部社會批判的作品。狄更斯本人信仰基督,他希望透過文字的感染力去宣揚基督精神,他曾說過自己對上帝的崇拜不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發自內心的。所以他對於當時的貧民學校沒有給予貧困學童應有的需要,卻是著重宗教教育不以為然,以致他希望透過自己的筆鋒去感染世人,正如Scrooge的轉變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呼籲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在創作《聖誕頌歌》時社會上流行童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這些故事大多包含了救贖的主題,狄更斯採用了這些元素成為了故事的核心,表達了人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有機會尋求轉變。不過狄更斯在創作時不僅希望作品是一部警世的寓言故事,畢竟當時社會上充斥的人道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急需解決,狄更斯希望讀者能夠意識到改變不只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Scrooge見到的第二位幽靈「聖誕禮物幽靈」,外形有如聖誕老人,為他介紹了一個患有重病但快樂的男孩Tim,幽靈也展示了兩位醜陋、瘦弱的孩子,名叫「Ignorance」和「Want」,告訴他要提防前者(圖片來源: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