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歌詞對歌曲影響有幾大?從香港歌手國語歌說起|林綸詩專欄
撰文:林綸詩
出版:更新:
近期音樂大新聞當然是堪稱香港當代最厲害的全能音樂人林家謙先生,終於推出第一張國語專輯《隱形色》,聞說街貨已全售罄。
文:林綸詩|原題:香港歌手的國語歌
香港歌手殺去台灣這件事 (專輯中多與台灣歌手合作,如魏如萱、吳青峰合作),當然要有一定實力和賣座力。在廣東歌全盛時期,很多歌手都會推出國語專輯,但現在真的要有一定叫座力,才會做這一步吧?
自己人香港歌手去唱國語歌,感覺絕對和台灣歌手唱國語歌不同。我國語不算很好,只有聽香港人唱國語歌才不用看歌詞紙。九十、零零年代,很多香港歌手的國語專輯都是用廣東話歌重填國語歌詞,再轉過去推出,我經常自己探究,究竟歌詞對歌曲的影響有幾大? 同一首歌,因為是不同方言,會否變得更好聽?
我認為先聽的那個版本,會較入耳入腦。例如我中段才喜歡古巨基,聽了幾隻廣東專輯,便到《忘了時間的鐘》,裡面有《從前情人好嗎?》,而我當時未聽過《第二最愛》,後來才知道《第二最愛》也頗HIT,但一聽便覺得《從》比較好聽和啱音,不知道是否先入為主的緣故?
另一個例子是陳奕迅的《兄妹》,是少有地先有國語版本,再回到廣東話的《歲月如歌》。相比之下,《兄》簡直是另一層次的作品,我也分不清是因為先聽這個版本,還是歌詞較有意思,所以覺得《兄》出色多了。
若再談早一些,日語和英語的原曲,改編成廣東歌,又會延伸到另一種比較。雖說我們太重視歌詞先行,但在流行音樂裡,大概是避免不到吧。
(專欄「歌曲心頭好」隔周刊登,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從恭碩良與Jer合唱《月球人》 看「香港流行曲」的異類|林綸詩《破地獄》的三次《客途秋恨》 以南音對照劇中人起落|林綸詩歌曲X小說X影像——日本流行文化產物的成功模式?|林綸詩專欄如《我談的那場戀愛》並非戀愛:能成《筆友》總帶著愛 |林綸詩《微涼之夏》有林憶蓮有微涼但欠了什麼?|歌曲心頭好|林綸詩在音樂中回憶戀愛過往 你有沒有《我們的主題曲》?|林綸詩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