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日本粗野主義建築神秘面貌 Paul Tulett鏡頭下的粗野巨獸
建築其中一個迷人之處,就是建築本身即是歷史的載體,從其風格、建材、功能、設計可以細味空間內發生過的事,經歷了不同時代流轉的故事,了解當年的環境及文化氛圍等等。日本沖繩有一位攝影師Paul Tulett,唯獨鍾情於日本粗野主義建築,自2018年起開始走訪日本各地捕捉這些「粗野巨獸」,並將作品發布在Instagram以及報刊上,早前還推出了著作《Brutalist Japan》,以不同的視角去透視出這種獨特的藝術,從中延伸出日本建築遺產的迷人之處。
粗野主義(Brutalism)源自50年代的英國,這個詞語由英國建築師Alison Smithson和Peter Smithson所創造,泛指擁有鮮明幾何結構以及著重物料原貌的建築風格,未加工狀態、甚至清水混凝土外露的做法最為標誌性,發展至60年代被廣泛普及起來,不只在歐美,遠至日本及香港都遺留了不少當時建成的獨特作品。由於結構外露、不加修飾的做法在當時還盛行裝飾主義的美學環境之下,粗野主義最初常被貶低,又得「粗野巨獸」之名。不過粗野主義其實是因應當時的需求應運而生的,主張建築的中立性和實用性,反對無意義及過多的裝飾,所以成為了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之一。
Paul Tulett本人除了是攝影師,亦是一位專業的日本粗獷主義研究者,擁有城市規劃與環境碩士學位,在《Brutalist Japan》一書中收錄了多達200張圖像,展示粗獷主義建築的多個面向,有優雅的也有外型奇特的,雖然主要以混凝土興建,卻能夠與周圍的環境和諧融合,著作一大特點是改變大眾對於日本建築的既定印象,掀開日本建築界一個重要的時代。日本現代主義建築於二戰後盛行起來,戰後重建及經濟增長,使得社會對建築的需求大增,更講究建築的功能性及實用性,建築師得到機會去發揮所長,那個年代西方的現代主義建築師以柯比意(Le Corbusier)為先鋒,他的眾多作品現時都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單。
日本建築師前川國男,早在1928年遠赴巴黎向柯比意學習,30年代回國自立門戶,他的作品深深影響著後來的建築師,包括其弟子丹下健三。此外,柯比意的其他日本門生如阪倉准三、吉阪隆正等,都對日本建築界影響深遠,以至是現今以清水混凝土聞名於世的安藤忠雄,也是自學柯比意理論起家的。可惜的是,柯比意這位現代主義大師僅在日本留下一座作品,國立西洋美術館是由他與弟子們,前川國男、阪倉准三與吉阪隆正共同完成的。這些大師的作品一一被Paul Tulett的鏡頭下捕捉。
作為紮根於沖繩的攝影師,Paul Tulett捕捉了當地很多著名景觀,包括位於那霸的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是由石本建築事務所及二基建築設計室共同設計,曾經得到「建築業協會賞」、「GOOD DESIGN AWARD」及「日本建築學會作品選獎」等殊榮,建築風格參考了琉球時代的城堡遺跡形象如歷史悠久的今歸仁城,建築用上了當地盛產的琉球石灰岩,融合現代風格成為一座聞名的白色城堡。博物館的展品以「在島上與大海共生」為題,展現出當地的自然風土、人文特色及歷史文物。
另一個經常在Paul Tulett的Instagram上出現的是名護市役所,所處的位置並非一般遊客通常會到訪的觀光點,所以往往會令人感到驚喜,而且建築風格有別於一般的政府大樓,由於琉球曾被美軍佔領,後者使用空心磚來建設空軍基地,使得空心磚成為了當地一種常用的建材,特點是帶有通透性可以配合到當地的風土環境,引流海風進入建築內部,以達到降溫冷卻的效果。市役所於1981年由東京象設計集團的設計,建成之後獲得了日本建築學會獎,充滿著沖繩的獨特韻味。
剛才提及的著名建築師前川國男的弟子丹下健三,憑著東京聖瑪利亞主教座堂於1987年獲得了普立茲克獎。原來這座主教座堂始於1899年,本來為哥德式建築,在二戰時被毀後於1955年重建,所處的位置是東京文京區一個住宅區內。丹下健三的設計沿用天主教堂常見的十字形,卻希望以嶄新的建築技術去突顯出莊嚴神秘的空間感,外觀利用混凝土和曲面的形態形成屋頂和牆面,以8面牆支撐起結構,帶有一股展翅向上的張力,屋頂的曲面使陽光可以自由穿梭到室內,光影狀態賦予一份神聖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