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殯儀行業看人生最後旅程 專訪《身後事》作者劉銳業、梁偉強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訪問/殯葬/書籍介紹】近來港產片《破·地獄》優先場大獲好評,又有於殯儀館舉行音樂會大唱《係咁先啦》,再次喚起大眾對殯儀的關注。其實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常見大家安排生日、婚禮等生前慶祝儀式,但關於身後事的討論則少之又少。擁有逾二十年殯葬物流經驗的梁偉強以及於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任教物流相關課程的高級講師劉銳業博士,決定就殯葬行業以及相關事宜撰書。兩人首作《方生方死》主要圍繞殯儀行業揭秘,而最近兩人再一次合作,推出《身後事》一書。

書目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要討論自殺、意外等非自然死亡案例發生後能夠如何運送以及處理遺體;第二部分探討香港不同宗教、文化下殯葬習俗區別,介紹香港不同墳場特色;至於最後一部分則是討論生死教育,集中看有關死亡文化和社會對死亡觀點。

《身後事》書封

書名: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
作者:梁偉強、劉銳業
出版社:香港三聯

所以,殯葬物流究竟是什麼?

「簡單來說,從遺體接收到下葬間過程全是由我們處理,直到遺體到達家人手上,才正式完成工作。」從事殯葬物流的梁偉強分享道。殯葬物流一般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安排相關儀式與習俗,其次是運送遺體,最後則是處理安葬事宜。《身後事》集中討論第二部分物流部分,不僅僅代表遺體運輸,同樣代表棺木與儀式相關物資採購、將遺體空運至另一國家/地區時協調與安排等。

運輸遺體時所牽涉法律程序便非常複雜,梁偉強形容他的職責甚至類近「偵探」:「有時候我們連死者名字都不由得知,亦沒有相關文件,那我們就要到處去查:到底是誰委託我進行這宗訂單?又或是有沒有其他線索?」

《身後事》作者之一梁偉強表示殯葬物流有時職責類似偵探(攝:陳葦慈)

他以數月前一單案例來舉例,當時一位七十多歲新西蘭女士帶著十歲孫女來港,甫到埗已感不適,後來更委託航空公司把孫女帶回新西蘭,兩日後這位婆婆便去世了。其後一間北京公司委託梁偉強接手處理遺體:「很奇怪的,一個新西蘭人在香港去世,最後卻由北京公司來進行委託。當時公司什麼資料都沒有提供,但幸運地我找到酒店經理,經過一些程序得到她護照資料,並由此找到死者家人來寫授權書讓我全權負責,再根據護照來找她到底在哪一家醫院、死因又是什麼。」

兩人前作《方生方死》(香港三聯)

不同於前作《方生方死》主要討論一般死亡案例,《身後事》將焦點放在所謂「非自然死亡」案例,可能是自殺、意外,又可能是由極限運動引至的「半自殺」。書籍內容包含梁偉強經手真實案例之餘,也致力消除一些誤解,譬如上吊、跳海等死法,其實並不是無痛且迅速。另一作者劉銳業坦言:「在還沒認識梁先生前,我曾以為燒炭是一個舒服死法,可以開著冷氣等死,原來缺乏一氧化碳而窒息的過程其實可以很痛苦。根本沒有一種所謂舒服的死法,可能跳樓會痛快一點,但死況或會非常慘。」

香港缺乏生死教育土壤

《身後事》第二部分則是主要由劉銳業負責,探討香港不同宗教、文化下殯葬習俗區別,亦討論及廟宇、義莊等在香港角色。他在研究過程中,對「東華義莊」產生特別興趣:「對於東華義莊,其實大部分人認識都不多,是一個暫存無人認領、或是來不及下葬的遺體之地。」

原來東華義莊從19世紀末開始,便協助接收海外或是從內地來港工作之華人遺體,協助將遺體運往內地安葬,而近年則以年租方式提供暫存服務,在疫情期間更曾出現「客滿情況」。劉銳業表示:「這相等於是一個中轉站,讓死者得以暫時棲身。」書中特別開設一章來介紹東華義莊起源、發展以及現況,同時從物流概念考察該地,讓讀者對這個曾對海外華人「落葉歸根」有重要影響的地方有進一步認識。

位於文錦渡附近的沙嶺公墓,盡是刻上號碼的小石碑,每一個號碼,均代表着一個無主孤魂,過去3年便有逾千人長埋「入土」。(資料圖片)

讓他感觸良多的,還有政府為無人認領遺體專設的沙嶺公墓。一般無家屬認領之遺體會由食環處送往沙嶺公墓入棺,如果在七年內無人認領,那麼這些遺體便會成批火化,最後按死者安葬年份,留下一串代表死者的編號。「我覺得沙嶺悲涼在於——一個人出生後做了這麼多事,到頭來死時連名字也沒有,只有一個號碼和死亡年代。」這讓他開始思考自己身後事規劃:「其實你不會知道自己死亡一刻究竟如何,身邊人同樣無從知曉,那麼究竟要用什麼形式離開、要不要找一些社福機構來安排身後事,都是要靠自己來準備。」

《身後事》作者之一劉銳業認為香港生死教育不足(攝:陳葦慈)

這又涉及書目另一重點「生死教育」,劉銳業認為香港在這方面做得不並理想:「根本沒有一個學科將此內容納入教程,學生並不了解生死教育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他再指,香港的生死教育土壤十分缺乏:「究竟有沒有一些政府研究基金,來幫助大家來研究生死教育?有沒有研究基金支持發展人工智能,以改善殯儀質素?都是一些值得考量和改善的地方。」

望有更多政府監管

當問及香港殯葬行業發展趨勢,兩位就給出不同答案。作為研究者,劉銳業答案集中在儀式本身:「經過疫情後,大家愈來愈能接受較簡單、環保殯葬儀式,像是海葬、花園葬等綠色殯葬方式。同時我也看到更多人接受高科技,最近看到的案例是先把死者聲音錄下來,最後用Hologram形式來呈現死者形象。」

有本土殯儀業者推出情人節送花服務,配合靈車「速遞」把漂亮花束送到另一半手上,非常創新。(Facebook專頁「賣棺材的男孩」圖片)

「此外,大家愈來愈追求個人化喪禮,譬如在殯儀館嘅排隊,又有人會在喪禮展示自己爬山、游泳等一些比較瀟灑的照片。」他們笑言,紅事和白事共同點不少,甚至有跨界案例:「今年九龍殯儀館曾經推出用靈車送鮮花的服務,花束附上寫了『至死不渝』的紙條,生意很好,在網絡上也紅過一輪。」

紅磡寰宇殯儀館在2020年5月發生調錯遺體事件,家屬質疑「祿福壽儀」仵工未有核對先人身份等資料,更入稟控告「祿福壽儀」專業失當,要求索償。(資料圖片/陳諾希攝)

而作為業者,梁偉強則是將焦點放在政府規管:「先前有幾宗認錯屍、燒錯屍的案例發生,最終沒有任何人受罰,由於沒有相關法例,甚至無法就此訴諸法庭,換言之這些行為根本沒有後果。」他表示近來開始有討論,希望能發展扣分製度對這些失誤進行規管。「另外討論是否要針對兩類人進行發牌製,一是會接觸到遺體的人員,譬如是土工以及醫院人員;第二類則是銷售員,曾經有案例是銷售員稱整個儀式只需9000元,最後結賬卻叫價9萬,我覺得政府會在這方面採取行動。」

雖然暫時尚未有寫第三本書的具體計劃,但兩人均認為殯葬主題能拓展內容還有很多,譬如是生前規劃以及臨近地區的殯葬文化等等。除書籍以外,劉銳業將在本週五(25日)以及下週二(11月2日)進行殯葬文化導賞圖,分別參觀九龍殯儀館、粉嶺和合石墳場以及鑽石山殯儀館,有興趣讀者可以到相關網站留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