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之別】80、90後生活比父母難? 調查:感情太豐富亦有影響

撰文:曾凱茵
出版:更新:

時代轉變,連帶年輕人的成長歷程也有不同。
不少上一代覺得現今年輕人不爭氣,但外國有調查顯示千禧世代與上一代的生活環境有着極大不同,若然用從前的尺度量今天的他們,實在有欠公平。

父母一輩常指鬧年輕人不長進不爭氣,可曾想過,有些狀況其實不是他們所樂見,而是社會與時代所迫使?(電影《一念無明》截圖)

外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早前進行了一系列調查,發現美國新一代打工仔有7大方面會比上一代人士過得更辛苦。其實世代矛盾不是只出現在個別地區,若然把相關調查結果放在香港,亦可發現狀況實在相似。

要窮得沒錢開飯不易,但要有錢到只靠打工也能置富買樓,卻亦很難。(電影《男人唔可以窮》截圖)

1. 經濟能力減弱

據美國非牟利組織Think Tank Young Invincibles的數據顯示美國25至34歲年輕人的月入中位數在1989至2013年間下降了21%,資產淨值從1995年的18200美元下降到比2013年的10400美元。

若從收入水平計算,香港年輕人的收入其實是有所增長的。據統計處於本年2月公佈的人口普查青年數據指,香港年輕人在2016時的收入中位數只得$10,750,雖然比2011年時增逾34%,但以約1萬元月薪維持生活,就算夠使夠用甚至能有餘錢作儲蓄,但實在難以追上樓價升幅及更多生活需要(同期樓價升幅為52%)。

上一代要做幾多、賺幾多才能置業、成家立室或規劃人生,總算「有數得計」,可惜的是,這條20、30年前適用的算式,已不適合今天的年輕人使用。

2. 啃老族增加

從2009年起,和父母同住已成為18至34歲的美國年輕人的常態,主要因為他們就業率不足,缺乏經濟能力獨自居住。

情況來到香港則稍為不同,本地年輕人都習慣和家人同住,但改要面對的是結婚後都要和家人同住,難以有自己的安樂窩的困境。考慮到現今的物價環境,和家人同住不是壞事,但在如此狀況下,千禧一代自然較難培養獨立生活及處事的能力。

大學學位已成不少職位的「基本入場券」,只是在努力讀書、升學時,學債也漸成年輕人的負擔。(資料圖片)

3. 學歷重要學債也沉重

大學教育的重要性前未所見,學費之高昂亦前所未見。美國在1995年只有46%畢業生背負學債,但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上升到71%。

至於香港,雖然受資助學位的學費沒有上升,但自資學位的學費卻逐年加價,背負學債的人數也不鮮見,結果就是,美國和本地的年輕人,想達成傳統的「成人」里程碑如買樓和結婚生子時,困難度倍增,愈感吃力。

4. 工時更長

科技拉近了不單是人與人的距離,還有人與工作的距離。千禧的打工仔就算身體能五點離開辦公室,但回到家後一樣要處理工作問題,外國知名人力資源公司Randstad曾於2014年發表報告指出,多達4成年輕人會為於非辦公室時間回覆工作電郵而感到壓力,偏偏千禧一代正是最經常要下班後還繼續工作的世代。

5. 自我形象模糊

人們經常會把自己跟朋輩比較,而得出來的典型結講都會是其他人都很開心,只有自己掙耗著過活。而社交媒體——並不存在於父母一輩的世界——將這種現象放大了好幾倍,尤其是看到別人的假期和孩子照片時,人們都會嫉妒,自信心因而低落。

合則來,不合則散,這樣的速食戀愛關係,也是年輕人與上一代一個較明顯的不同之處。(資料圖片 / 潘思穎攝)

6. 感情生活太豐富

科學家稱之為「選擇的矛盾」:某些情況下,人們的選擇愈多,反而愈難作出決定。網上約會正是最佳例子,輕輕一掃交友app,便有成千上萬的可選擇對象,你怎會只選一個?即使只選了一個,你又如何確保自己選了正確的一個?這便導致了人們容易做出對關係不健康的舉動,當一段關係出現問題時,人們傾向尋找下一個對象,而不是挽救關係,因為前者比後者容易。

7. 育養費用增

養育孩子的成本在過去半世紀升了幾倍,單說教育一項,美國人在1960年代學前教育和托管的費用只佔整體成本的2%,但去到2010年代,數字已經升到18%。

香港方面,10前養大一個小朋友據說要花400萬,到了今天,不考慮其他因素,只計算通漲,成本已經飆升到500萬。兩地千禧青年都面對的共同困境是,我們都賺得比父母一輩少,又背負沉重學債,養育孩子卻比以前貴,讓整體環境更難以忍受。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