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騙徒假身份證突破實名制 登記電話卡呃港人6100萬 警拘11人

撰文:黃偉民
出版:更新:

警方搗破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跨國犯罪集團,歹徒偽造證件突破電話卡實名制,成功登記最少300張電話卡,然後利用它們進行電話騙案,以「假冒客服」手法對本港市民進行電話詐騙,涉及騙案400宗,騙款達6,100萬。

犯罪集團在港設立行動據點,用「貓池」一次過發送大批訊息,警方經調查後拘捕11人,當中6人為馬來西亞男子,檢獲大量「貓池」及超過8萬張電話卡。6名馬來西亞男子已被暫控一項「串謀詐騙」及「使用虛假文書」罪,案件將於下周一(26日)上午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而另外5名外本地男女則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9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警方圖片顯示,犯罪集團在港設立據點。(警方圖片)
+1

修圖製假身份證 成功突破實名制登記電話卡行騙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高迪稱,警方接獲情報指,不法之徒用虛假的身份證明文件,在網上登記預付費電話卡,經調查發現3名來自馬來西亞籍的男子,於今年5月至8 月,透過電腦軟件將自己的護照及經不法手段獲得的香港身份證圖像修改,例如修改自己的護照號碼,將自己的相片貼到他人的香港身份證上,然後以此跨過本港電話卡的實名登記制,在網上登記多間本地電訊公司的預付電話卡,他們成功登記了最少300張電話卡。利用這些電話卡在本港致電,在來電顯示上不會出現「+852」,從而減低市民的防備心。

透過追查這批電話卡的使用記錄,警方發現曾被用作電話詐騙,假扮WeChat或抖音的客戶服務員,聲稱巿民啟用了收費服務,如要取消,則要將保證金轉帳到指定的銀行戶口;騙徒聲稱會退還保證金,但最後當然是並無實踐。

警方檢獲大量「貓池」及超過8萬張電話卡。(黃偉民攝)

集團涉400宗電騙 金額達6100萬元

警方分析情報後,相信有跨國犯罪集團派6名馬來西亞男子來港設立詐騙工場,購買及登記大量電話卡,又在港設多個行動據點,亦涉嫌招攬本地人士協助營運其電訊網絡平台。集團利用俗稱「貓池」的電話數據機和其他電腦程式,將傳統電話訊號傳化為網絡訊號,令境外犯罪者利用插入「貓池」的本地電話卡對巿民進行電話詐騙。

警方相信犯罪集團由今年4月至今,已干犯超過400宗同類型的電騙,涉及金額超過6,100萬,而今次亦為首次發現海外犯罪集團在港設立據點,從而對本港巿民行騙。

今年8月, 警方鎖定一批潛伏香港、來自馬來西亞的犯罪集團成員,與及協助他們在港犯案的港人,前日(22日)展開拘捕行動拉11人, 搗破4個行動據點。

警方檢獲大量「貓池」及超過8萬張電話卡。(黃偉民攝)

總督察李俊岷稱,警方當日在新蒲崗及九龍灣搜查4個行動據點,以串謀詐騙、使用虛假文書及洗黑錢拘捕11人,包括6名馬來西亞男子、3名本地女子及兩名本地男子,年齡由20至67歲,檢獲87個「貓池」、15部電腦及超過 8萬張預付費電話卡。

警方相信他們在4個行動據點設立電訊網絡平台,為境外犯罪者提供介面,發出大量詐騙電話及短訊,假扮客戶服務騙取市民金錢。

警方檢獲大量「貓池」及超過8萬張電話卡。(黃偉民攝)

該些行動據點是一個幾百呎的單位,內裡擺放大量貓池,每個貓池大約有32至64個卡槽,換言之如果插滿電話卡,可以有超過2,700張電話卡同時供應境外犯罪集團成員使用。而根據初步數碼鑑證分析,它們以電腦程式由遠端遙距操控。

除貓池機之外,警方亦搜出大量預付費電話卡,歹徒將全新的電話卡和已被使用的電話卡分開處理,為逃避警方追查,更會利用碎紙機碎去已使用的電話卡毀屍滅跡,並會不定時轉換行動據點。

行動中亦檢獲一批電腦和手提電話。(黃偉民攝)

大馬疑犯月賺1.6萬元 24小時不停運作行動據點

犯罪集團在各行動據點安裝網路監控攝影機,讓高層監察據點內的運作,與及成員的工作表現。由馬來西亞來港的犯罪份子,都是以旅客身份來港,每月獲取港幣約1萬至1.6萬元的酬勞。他們利用假身份證明文件或旅遊證件登記電話卡,同時又要管理貓池、日以繼夜地為貓池更換電話卡,確保電訊網絡平台24小時不停運作;工作地方同時是生活地方,只有少量休息時間,除落街買必需品外,基本上是足不出戶。

與此同時,犯罪集團招攬本地人協助營運此電訊網絡平台,今次拘捕的5名本地人,主要為犯罪集團提供大量的本地預付電話卡、身份證明文件作實名登記、運送物資、租用單位及提供銀行戶口作收款用途等等。

1000名市民曾收電話 警阻截17名市民免受騙

警方已主動聯絡超過1,000名曾經被這批電話卡致電的市民,成功阻截17名險墮假扮客服騙徒陷阱的市民,阻止他們向騙徒匯款。由於涉案電話卡數量非常龐大,警方調查工作仍在進行,希望可以防止更多市民受騙。警方亦正調查犯罪集團有沒有涉及其他國家。

行動中亦檢獲一批電腦和手提電話。(黃偉民攝)

就電話騙案的詳細,高級督察任婉彤稱,騙徒首先以電話聯絡市民,聲稱對方訂閱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例如網上保險、直播功能、或VIP會籍等,然後向受害人稱若不取消就代表默認繼續訂閱,並需要支付以萬計的服務費用。

當受害人表示沒有申請過相關服務,並要求取消之際,騙徒就假扮協助受害人,將受害人轉駁至另外一個偽冒官方或者某權威性機構的員工,例如金管局或銀聯中心等等,令市民信以為真。

為逃避警方追查,歹徒利用碎紙機碎去己使用的電話卡毀屍滅跡。(黃偉民攝)

而該個所謂官方機構的員工,會指示受害人上由騙徒製作的假網站,增加可信性。騙徒再指示受害人,連結到在綫客服,與另一位由騙徒假扮的在線客服以文字溝通。在線客服要求受害人提供名下戶口結餘,聲稱因為擔心扣錯賬或扣多,要求受害人將戶口全部結餘轉賬到一個詐騙集團的傀儡戶口,保證會於完成取消服務後將全數退回。最後,受害人轉賬的款項當然是一去不返。而除了利用傳統電話通訊犯案,近日亦有騙徒冒充客服向市民發送SMS短訊以類似手法向市民行騙。

由今年1月至6月,假冒客服的騙案共有1,605宗,而7月進一步飆升,單月錄得1,111宗,累積今年頭7個月共2,716宗,損失金額約5.8億。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高迪(中)、總督察李俊岷及高級督察任婉彤向傳媒簡報案情。(黃偉民攝)

警方呼籲,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今期流行假冒微信或者假冒Tik Tok客服,下一期可能會假扮其他公司的客服,所以如有人要求轉錢,一定要非常小心應對;如有人分享網址瀏覽,亦一定要核實清楚; 如有人查問銀行帳戶的資料,特別是登入資料,一定要採取「零信任」的態度;千萬不要下載來歷不明的手機應用程式或者檔案,因為很可能是騙徒控制巿民手機的木馬程式。

如有任何懷疑,致電警方防騙易熱線18222,下載「防騙視伏App」,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

警方同時提醒巿民,明知而售賣電話卡,或協助相關人士登記電話卡用作非法用途,有機會干犯香港法例第221章《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9條「協助或教唆犯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