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施政報告未見改革 經濟結構亟待糾正
上周三(11月25日),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在立法會宣讀了港人引頸以待的《施政報告》。自去年開始,香港經歷了嚴重動盪,這次是社會回復表面和平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不少人都期待林鄭能「大徹大悟」推出改革藍圖,讓香港避免另一次社會騷亂;再加上林鄭表示為了結合內地的「十四五規劃」,以及需要與中央政府、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各方協調,因而把原定於10月中發表的《施政報告》拖延至11月底才公布,不禁令人期盼它會為香港帶來一番新氣象。
很可惜,這份《施政報告》看似分量十足,卻說不上是改革。形容它「分量十足」,是因為當中說了很多話、提到很多領域、列出很多議題—既有完善「一國兩制」等政治願景,也有如何應付後疫情時代的設想,亦提及了如何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林鄭上周三見記者時聲稱,她「不是再找個委員會研究一、兩年去拖延時間」,而是要當「一個要去行動的行政長官」。話說得很漂亮,可是,《施政報告》的內容卻很難看到改革的主軸和魄力,更欠缺引領社會改革的整體藍圖。《施政報告》嘗試解決不少問題,卻不足以將它們說成是改革,不可能扭轉香港根深柢固的深層次矛盾局面。我們看得出林鄭很努力地希望打破困局,但只有努力而認識不足、欠缺方法、毫無魄力,又如何能完成任務?
林鄭在上周三的記者會上甚至當眾豪言自己「看清楚」了深層次問題,展示出一副決心解決問題的姿態。然而,《施政報告》的內容無法證明這一點,或者為香港人解釋「深層次」究竟是什麼意思。單單知道「任重道遠」並不足夠,林鄭在解釋深層次問題時說出了五大點,但全都是政治問題,恐怕是受教於中央官員之後的結果。或許她並不了解中共認識問題有個規律,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政治問題必然源於生產關係。用香港人的語言來解釋,就是經濟民生不暢,政治穩定必會受到衝擊。當她介紹完政治問題之後,提出「在社會經濟層面,經濟不夠多元、市民不能分享經濟成果、房屋問題未能解決、財富分配兩極」,然而,《施政報告》對此卻毫無着墨,更沒有解釋為什麼香港會讓這種問題長期存在,反而把大量篇幅放在應對政治問題之上,改善民生等則放到次要位置,而且欠缺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很好地證明了她根本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在結語中,她再強調要解決香港「一些深層次的矛盾」,然而,在提到「嚴控疫情,重振經濟,重整社會秩序,恢復香港的國際聲譽和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任」之外,依然沒有提及要改善民生和改革政府施政。
仍未懂深層次矛盾 施政無願景欠力度
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其實並不難懂,簡而言之,即是要解決香港的社會不公、改變在經濟結構和民生分配過程欠缺公平正義的現象,包括過去數十年本地生產總值(GDP)一直有增長、樓價一直升,市民收入卻停滯不前的問題。縱觀世界各地的政治動盪,絕大多數是源於人民把生活上的各種不滿投射到政權之上,這些不滿被不同的政治團體所利用或扭曲,最終演變成極端的政治主張和行為,包括分離主義和恐怖主義。我們當然認同香港有一些重大政治問題急須處理,包括積極認識「一國兩制」、擴大民主選舉範圍,但政治的根本目的仍然是如何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解決民生問題。林鄭並非不知道香港的經濟民生存在極大問題,但仍然將經濟不夠多元、房屋問題、收入不均與不公等重要問題放在旁枝末節,顯然還未完全搞懂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施政報告》明顯是要將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但它不足以建構香港需要的改革藍圖,以應付當下危機。《施政報告》內容條目繁多,但很多是濫竽充數,即使點出問題,亦只是頭痛醫腳,抓不到核心。首先,作為香港民生經濟最關鍵的住屋問題,其建議欠缺改革氣魄,亦無法解決困境。房屋政策應打破置業迷思,以提供足夠公營租住房屋取代鼓勵市民置業的做法,將資金從樓市「磚頭」中解放出來,進而刺激實體經濟活力,這才是有願景且適合香港現況的改革。在土地供應方面,《施政報告》缺乏實質建議,無法讓人感覺得出林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遑論看到通過新界收地來解決土地供應的機遇。這再次反映香港官員根本不願意觸動既得利益結構,亦受多年來公務員因循風氣所影響,死抱置業主導的想法,根本不知對準這兩大病根下藥的經濟和民生意義。
即使撇下宏大的改革藍圖與願景,《施政報告》承諾的房屋供應也太慢,難以滿足基本需求。《施政報告》提出十年內提供30萬個公營單位,但石籬、重建工廠大廈、新界北和小蠔灣等計劃起碼要到2025年後才陸續落成,當中重建工廠大廈更要花上十年以上,到2031年才提供3,000個單位,難以想像為什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即便是「最快」的過渡性房屋,竟然也需時三年才能提供15,000個單位,這種辦事能力如何能解決問題?《施政報告》承認政府各部門「政策不協調、審批繁複冗長,直接拖慢『生地』變『熟地』和住宅落成速度」,還提到特首將「親自督導」,然而,我們在《施政報告》中看到的時間表,卻難以支撐這種承諾。內地的建屋速度遠比香港優勝,就算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建屋速度亦比今天高效得多,為什麼來到今天,香港的官僚程序會成為房屋發展的阻礙?這就是典型的、連香港行政首長及一個擁有數十年公務員體系經驗的官員都無法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除了房屋政策之外,《施政報告》另一大重點是為經濟注入新動力。不過,有關章節雖然多,但大多是再次對現有政策進行說明,都是舊瓶舊酒,流於泛泛之談。最令人失望的是,當中最具體的竟然是資助本地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政府似乎還未弄懂香港在大灣區的角色,究竟是內地需要人才、要香港協助解決「人才荒」,還是香港缺乏高薪職位以致人才過盛、需要在內地尋找就業與發展機會?內地確實充滿機遇,年輕人回內地發展確實是其中一個選項,但政府為什麼不能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反思香港為什麼會缺乏讓年輕人發展的職位或產業?一旦這些人才在內地城市落地生根,香港會否淪落為大灣區的二等城市?不能誤以為香港要融入大灣區發展,便等同鼓勵年輕人到內地發展。香港自身的發展就是大灣區發展,如果香港找不到自己在大灣區的定位,以及大灣區融合發展對香港的好處,那香港還有什麼存在價值?
改善民生長治之始 全面改革才能久安
這是林鄭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其內容卻再次證明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林鄭及其政府決策者欠缺改革的認知與魄力。這或許不只是他們的問題,更可能是整個公務員體系和香港政治精英幾十年所累積下來因循守舊的風氣所致。香港需要的是全面而深刻的改革,這不只包括為過去習非成是的政治問題撥亂反正,更要放下過往陳舊的思維框框,推出足以撼動既得利益結構、重新將社會資源公平分配的經濟藍圖,才能化解社會怨氣。
林鄭在發表《施政報告》前曾訪問內地,先是到北京與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及各部委官員會面,後又南下與廣東省及深圳市主事官員會面,似欲向內地「取經」,甚至連《施政報告》的語氣也學足中央。例如前言就套用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使用的「砥礪前行」。不過,林鄭對中央的意思似懂非懂,《施政報告》仿傚內地改革也只是徒具其形,不備其神。韓正會見林鄭時,說要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強調要照顧香港的民生福祉,點出長治久安必須從民生做起;而要改善民生,則必須從全面改革做起。廣東與深圳過去數十年的成功,正正是受惠於改革開放之功。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曾對改革能否繼續前進憂心忡忡,他在1992年南巡時就講過「誰不改革,誰就下台」,這就是官員們要抱持的改革決心。無論是林鄭還是問責團隊,都應該牢記這句話,並以此為教誨,認真推動改革。
敬請留意11月30日出版的第24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你亦可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