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誠實面對大環境 迎接百年大變局
農曆新年是送舊迎新的時節,理應一片祥和,為人們帶來希望,但在香港仍未從政治動盪中復元的情況下,這種卑微的願望似乎十分奢侈。如果說取消煙花匯演、花車巡遊只是小事,那麼香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捲入中美博弈之際,「一國兩制」前景卻因反修例風波受到質疑,社會陷入「身份認同」焦慮,則令人憂心忡忡。如何在風高浪急下站穩腳步,清楚定位,繼而重新出發,是香港社會不能迴避的課題。
雖然在區議會選舉後,騷亂頻度、密度有所減弱,但仍有部份人執迷不悔,繼續沉溺於虛幻當中:有人誤以為暴力可迫使政府「跪低」,從而「光復香港」;有人主張擁抱美國尋找「對沖」,以此作為爭取自由民主的「外援」;也有人因蔡英文連任台灣總統受到鼓舞,一廂情願地把情感投射到台灣。與此同時,領導全社會的香港政府在面對積習經年的深層次結構矛盾時,依舊欠缺思維上的革新,以為推出一些小修小補的措施便可搪塞過去。
不論朝野,其實都在自欺欺人,結果就是浪費光陰,到頭來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與其不切實際地蹉跎下去,繼續在想像中尋找慰藉,倒不如重歸理性,以務實態度直面香港的挑戰。
坊間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年輕人擁抱後物質主義,有自己的價值追求,深信自由民主是香港的出路。倘若跟我們的未來棟樑說,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在於經濟民生,彷彿便會貶損反修例運動的神聖性。事實上,單從「五大訴求」無一與經濟民生有關可見,估計沒有多少示威者覺得產業結構不合理、分配不公、民眾生活品質太低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顯然是掩耳盜鈴——香港深層次結構矛盾突出,政治體制滯後是其中一因,但不能低估、甚至無視社會經濟上的困局。長期以來,港府迷信自由經濟,在經濟民生事務上碌碌無為,沒有正視既得利益階層與弱勢群體之間的衝突,從而為政治激進主義埋下種子,「佔中」、旺角騷亂、反修例運動都是因此而起。
「五大訴求」包括重啟政改,亦即《基本法》寫明的雙普選。按照教科書的說法,普選可擴大市民參政、議政的空間,撤換不稱職的領導人,可帶來善治。我們並不否認以普選為主要特徵的政治民主有其合理之處,但與此同時,亦要明白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參考法國「黃背心」運動和反退休金改革引發的騷亂,便可知道即使在具備政治民主的國度,同樣也會發生曠日持久的社會抗爭。因此,一味以「自由民主」這種意識形態視角去解讀香港的困局,顯然存在偏差。
一方面,政府應遵循《基本法》的要求,在適當時候重啟政改,但另一方面,絕不能耽誤經濟民生工作。當局上星期推出了「十項民生措施」,就長者、勞工、房屋三大範疇增加經常性支出,相比往日的不作為,算是大膽了些,但還是遠遠不足。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特首林鄭月娥眼中,把「兩蚊搭車」優惠的受惠人群由65歲調低至60歲,居然是一項值得吹噓的「德政」。如果她真的這麼膚淺,根本就是恬不知恥!
與其加劇撕裂
何不重歸於好
反修例運動把香港的深層次結構矛盾徹底暴露,教訓不可謂不深刻。若要克服矛盾,正確態度是直面問題,盡快凝聚共識,然後推動改革。近年社會撕裂為「黃」、「藍」兩大陣營,許多親友因政見不同而「割席」,社會因此付出代價。撕裂之所以會發生,往往源於雙方互不相讓,自以為真理在手。其實,只要各方展現誠意,例如由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騷亂的來龍去脈,示威者亦願意放棄「勇武」,重啟對話,相信社會便會祥和得多。
可惜的是,社會上依然有一股勢力意氣用事地妨礙團結。最近很多人討論「黃色經濟圈」,試圖用價值觀來區分人群,驟眼看來,這個想法很有個性、骨氣,實際上卻是無聊透頂。姑且不說「黃店」業主可能是「藍絲」,食材可能來自內地,其真正禍害在於加劇「黃」、「藍」對立,這對撕裂嚴重的香港有什麼好處?一個撕裂的香港,難道就是他們想「光復」的香港嗎?這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麼!
許多人一直在拒認事實,直至碰釘子才懂修正,但一來一回已浪費不少寶貴光陰,香港眾志的「覺悟」便是一例。相信是出於選舉考量,它早前宣布放棄「自決」綱領,把宗旨改為「推動香港的民主與進步價值」,避免重蹈其主要創辦人黃之鋒無法參加區議會選舉的覆轍。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中共對國家安全、領土完整的堅持,「自決」或「港獨」根本不符合政治現實。若香港眾志早有這種覺悟,DQ不會發生。理性的做法是放棄玩弄這類敏感詞,只有這樣,我們才可重返「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些真正有意義的課題上。
與其乞求外國
不如反求諸己
繼續玩無聊的把戲,只會妨礙香港找到清晰的定位。當前,西方逐漸衰落,中國快速崛起,印度、非洲亦會不斷壯大,世界正在多元發展,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看似與香港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卻息息相關,但不少人彷彿對此沒有多少把握,依舊以昔日的意識形態視角看這個新格局,並以此為情感寄託。最近蔡英文靠大打「香港牌」而連任,不少香港市民深受鼓舞,甚至把台港兩地視為「命運共同體」,深信兩地可在美國庇蔭下與北京博弈。如果他們真的懷有這種想法,那便未免太幼稚了。
人難免會衝動,但最後總得冷靜下來,不要令錯誤判斷的代價愈變愈大。先不說民進黨政府對香港「用完即棄」,拒絕推動一些「勇武」示威者想要的《難民法》,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對香港口惠而實不至——他曾揚言把香港問題和貿易談判掛鈎,一度令對美國有期待的示威者高興了一陣子,但如今中美已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估計特朗普在撈取政治資本後,暫時不會再提香港,這難道不證明了美國政客的偽善嗎?對美國而言,香港或許只是一張可以隨意拋棄的「紙巾」而已。
核心價值要守
深層問題須解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香港應該怎樣做?首先是要克服深層次結構矛盾,練好內功,迎接挑戰。林鄭宣布在民生範疇增加經常性支出,踏出了重要一步,但這不應是終點。政府必須徹底摒棄「小政府、大市場」思維,主動就經濟民生進行改革,既要調整產業結構,也要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藉以建立可持續發展、全民共享的社會。這些改革不容易做,但正如《香港01》多次指出,香港擁有不少「家底」,包括龐大財政儲備,在法治、金融、專業服務等領域具備優勢,足以助香港強化「內功」。
與此同時,香港應堅守開放、多元、法治、和平表達意見等核心價值,不能有絲毫動搖。在反修例示威中,市民對「暴力」的包容度明顯較以往大,變相令激進示威者有恃無恐,最近不斷發現的爆炸品和槍械就是證據,被捕人士隸屬各種勇武派系,若他們誤信暴力可以換取政府讓步,實屬幼稚。許多社會賢達早就作出警告,例如終審法院前首席大法官李國能早在去年7月明言,非法和暴力行為必須人人譴責,這在法治社會是不可容忍的;現任首席大法官馬道立在今年法律年度開幕禮上,亦批評有人以暴力手法表達意見。法治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它既是香港得以發展為國際大都會的關鍵因素,亦有助香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保持優勢,可是我們卻在不知不覺間放鬆了對這筆無形財富的守護。如果大家不再堅持法治,那便是自毀長城。
而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我們切忌跌入粗疏的二元對立。反修例運動激化了陸港矛盾,「一國兩制」前景備受質疑,其中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在月初煽風點火,指中國政府近年推出高鐵一地兩檢、港珠澳大橋、大灣區規劃等項目促進中港兩地經濟一體化,會蠶食香港的高治自治,令香港變成「另一個中國城市」。這些非此即彼、只能在中國和國際之間二選一的論調看似頗有市場,實則經不起推敲。
事實上,香港得以由昔日的漁村轉化為現代化都市,從來都離不開中國因素的加持,只要港府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主動做好規劃,為什麼香港不能利用內地經濟的動能,突破自身經濟發展的樽頸?中國經濟發展對周邊國家經濟的助益顯而易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訪問的緬甸就是個例子,它曾經被西方政府和「民主自由陣營」視為圍堵中國的一員,現在卻因應自身經濟發展而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緬甸所屬的東盟及東北亞的韓國和日本,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更不在話下。
習慣了胡思亂想,要改變想法並不容易,但香港已經歷了為期不短的政治虛耗,是時候摒棄狹隘思維了。政府和示威者都不要再自欺欺人,應該思考什麼才符合香港的長遠利益,如何做才有利「一國兩制」的長期實踐。我們深信,這才是香港在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應有的態度。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月20日出版的第19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