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諮會倡140年歷史魯班先師廟納法定古蹟 茅盾曾任教地方不獲評
古物諮詢委員會下周四(7日)開會,建議把西環魯班先師廟及元朗錦田鄧伯裘故居列作法定古蹟。其中魯班先師廟最早建於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距今有140年,供奉「百匠之師」魯班,廟內保存精美壁畫、石灣陶塑及泥塑等裝飾,2004年曾建列入法定古蹟,但因業權問題擱置至今。
另外,古諮會決定不就旺角山東街53及55號項目評級,保育團體長春社考據發現該處前身,是民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辦學地方,文學家茅盾也在此任教過,曾去信古蹟辦及市建局要求評級。
古諮會最新文件指出,經評估後,建議政府將堅尼地城青蓮臺15號魯班先師廟,以及元朗錦田祠塘村20號鄧伯裘故居列作法定古蹟,並建議將上環太平山廣福祠評級由二級歷史建築升為一級,及將深水埗荔枝角道386及388號一座戰前唐樓列做三級歷史建築,並決定不就旺角山東街53及55號項目評級。
魯班先師廟140年歷史 反映港建築業發展
被建議納入法定古蹟的魯班先師廟,最早建於1884年,距今剛好140年,是供奉「百匠之師」魯班。廟宇於1928年曾在眾人捐款下重建,古諮會文件指廟宇反映當時香港建築業的蓬勃發展。
古諮會指,魯班先師廟建築精美,內存不少壁畫、石灣陶塑及泥塑等裝飾,以彩釉瓦片鋪設屋頂,其屋頂建築以5個形同山峰般的屋簷支撐,是名為「五岳朝天式」山牆支撐技術,甚為罕見。古諮會曾於2004年建議將廟宇納入法定古蹟,但因業權爭議擱置。
至於錦田鄧伯裘故居相信建於20世紀初,鄧伯裘是錦田鄧氏一名商人,為元朗、錦田甚至新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尤其在教育及醫療方面。
鄧伯裘故居融合中國傳統及西方特色
古諮會稱故居是一棟長方形單層灰磚建築,長寬比例極大,有矚目的三層高更樓,更採用托斯卡納式圓柱及拱門等西式設計,樓梯及地板以紅綠色水磨石飾面,內部建築融合中國傳統及西方特色,且大部份完好無損,見證錦田及元朗發展。
另外,文件提及建議將深水埗荔枝角道386及388號一座戰前唐樓列做三級歷史建築,該處2005年曾發生交通意,導致建築一條石柱被撞毀,屋宇署當時因安全考慮,曾疏散唐樓居民,經檢認為結構安全及做緊急支撐後,才准居民返回住所。
陶行知辦校、茅盾曾教學舊址不被評級
至於不被評級旺角山東街53及55號,長春社之前曾考據發現,上址前身是中華業餘學校,是教育家陶行知在港提出成立的地址,文學家茅盾曾在自傳中提到在上述學校教授過文學科,認為極有歷史價值。長春社曾去信古蹟辦及市建局要求為建築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