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研究推算 2040至2049年熱夜增五成 沙田、屯門、九龍等重災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香港近年接連出現極端天氣,中大聯同港大及科大團隊合作研究及預計本港在2040至2049 年熱夜將會增五成,沙田、屯門、九龍、港島北、港島南和機場區域均會成為熱夜重災區,而極端降雨將更強烈頻繁,最高一小時兩量可達230毫米,相比今年的黑雨紀錄增加逾四成,出現山泥傾瀉、嚴重水浸的機會亦會大增。

中大聯同港大及科大團隊合作研究及預計本港在2040-2049 年熱夜將會增五成,最高一小時兩量可達230毫米,相比今年的黑雨紀錄增加逾四成。(洪芷菁攝)

中大建築學團隊聯同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團隊,結合中尺度天氣研究和預報模式(WRF)氣侯模型及本港複雜的城市環境數據推算未來的極端天氣趨勢,即利用2001至2010年全港溫度分佈數據來建立一個推算模型,並成功模擬了2011年至2020年極端天氣狀況,在加入外圍環境如濕度、溫度變化等因素後,推算出未來2040至2049年在中溫室氣體排放情境(SSP2-4.5)的極端天氣趨勢。

熱夜十年平均值在2040至2049年約48日

推算結果顯示,本港熱夜日數的十年平均值將會由2011至2020年的32日增加五成,至2040至2049年約48日,而最長連續熱夜日數的十年平均值則由8日增加至約10日,單次最多連續熱夜更長達15日。

研究團隊就最長連續熱夜日數的十年平均值計算出各地區的差異,發現到了 2040至2049 年,沙田、屯門、九龍、港島北、港島南和機場區域均為熱夜重災區。

中大團隊早前研究結果發現,本港熱夜數目增加帶來的健康風險更甚於日間酷熱。是次推算於本世紀中熱夜的大幅增加,將進一步為市民帶來健康風險。

雨量較今年黑雨增逾四成 一小時230毫米

另外,團隊亦指本港於2040至2049年的最高一小時雨量可達230毫米,相比今年的黑雨紀錄增加逾四成,極端降雨將更強烈頻繁,而出現山泥傾瀉、嚴重水浸的機會亦會大增。

酷熱天氣影響新市鎮施工 北都易成重災區

團隊指出,政府應就新的城市規劃、建設,特別是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均需要將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納入考量,包括酷熱天氣對戶外工友造成健康風險或導致建築項目施工滯後。

團隊又指,未來北部都會區因高密度建設,可能更易成為城市熱島重災區等。中大建築學院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解釋,北部都會區地理位置並非臨海,沒有海風吹拂。

團隊建議將臨時支援措施改為常設

團隊建議,考慮將部份臨時支援措施改為常設支援措施並提供相關社區服務,例如避暑中心。吳恩融指,本港避暑中心位置偏遠,前往不便,認為政府除確保運作有效率,也要考慮開設地點及數量。

定期檢討更新預警系統及防災設計標準

團隊亦建議,政府應定期檢討及更新極端天氣預警系統及相關氣象服務、防災備災標准,例如排洪設施的設計標準等。吳恩融強調:「千祈唔好用過去嘅數值去設計或者規模、管理將來嘅香港,呢個係今日我哋嘅一個重點嚟,一定要將來嘅數據,去做將來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