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本港極端天氣 五年來首個10號風球 世紀黑雨釀兩死
上月本港經歷極端天氣,9月首八天先有十號風球蘇拉襲港,緊接熱帶氣旋海葵殘餘相關的低壓槽,為香港帶來世紀黑雨,多處被淹浸的畫面歷歷在目。天文台錄得至少七項紀錄,包括黑雨生效最長時間、9月總雨量逾千毫米的新高、連續十日生效的酷熱天氣,以及最熱的中秋節等。
天文台表示,世紀黑雨的暴雨期間,至少有兩人死亡,超過140人受傷。
▼9月1日 10號風球下的杏花邨▼
天文台今日(4日)回顧9月的天氣,指月內屢受極端天氣影響,包括9月1、2日超強颱風蘇拉猛烈襲港,以及7、8日的驚人暴雨。
蘇拉是1950年以來影響南海第二強熱帶氣旋
蘇拉是繼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首次發出10號颶風信號,其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30公里,是自1950年以來影響南海第二強的熱帶氣旋。
蘇拉影響本港多處地區,引發的風暴潮亦導致本港部分沿岸低窪地區出現水浸,包括沙田、大埔及大澳。大部分地區在這兩日錄得超過150毫米雨量,中西區、灣仔區及荃灣區的雨量更超過250毫米。
颱風期間21宗水浸 80人受傷
颱風期間,根據初步資料,全港有超過3,000宗塌樹報告、21宗水浸報告及兩宗山泥傾瀉報告,亦有約40宗棚架、招牌及窗戶受損報告,部分地方一度停電,香港機場有460班航班取消。超過80人在蘇拉襲港期間受傷,沒人死亡。隨着蘇拉遠離本港及逐步減弱,本地風力於2日稍後緩和。
▼9月8日凌晨 黑雨下柴灣馬路黃泥水浸至大腿以上▼
黑雨警告逾16小時 總雨量創新高
9月印象最深的還有一場持久的世紀黑雨。天文台表示,熱帶氣旋海葵殘餘相關的低壓槽,於9月7、8日為香港帶來長時間的滂沱大雨,天文台發出的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持續生效達16小時35分鐘,是自1992年設立暴雨警告系統以來的最長紀錄。
主要歸因於上半月與蘇拉及低壓槽相關的大雨,天文台錄得的9月總雨量創歷史新高,達1,067.1毫米,是九月份正常值321.4毫米的三倍以上,輕易打破1952年9月創下844.2毫米的紀錄。
9月的破紀錄雨量,彌補了本年首八個月雨量偏少的情況。本年首九個月的累積雨量為2,224.3毫米,略少於同期正常值的2,242.8毫米。
▼9月8日 黃大仙中心北館及附近店舖水淹情況▼
世紀黑雨:24小時638.5毫米 僅次於1889年紀錄
天文台表示,受在廣東沿岸與海葵殘餘相關的低壓槽影響,9月7日晚上開始轉壞,有大雨及狂風雷暴。持續不斷的傾盆大雨一直影響本港至翌日。香港天文台總部於7日晚上11時至午夜12時期間錄得158.1毫米雨量,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的一小時雨量。
天文台形容「這場驚人暴雨」期間,天文台總部錄得兩小時雨量201.0毫米及12小時雨量605.8毫米,均打破其各自的紀錄。其中7日下午4時起計的24小時,雨量達638.5毫米,約為本港全年平均總雨量的四分之一,僅次於1889年5月30日歷史雨災的紀錄。7至8日,本港多處錄得超過400毫米雨量,而港島東區及南區的雨量更超過800毫米。
天文台:暴雨期間至少兩死140傷
本港多處出現水浸及山泥傾瀉,造成大規模交通受阻及設施損壞。根據初步資料,全港有超過75宗山泥傾瀉報告及60宗水浸報告,而部分地方一度停電停水。暴雨期間至少有兩人死亡,超過140人受傷。
天文台表示,雖然上半月出現了暴風雨天氣,下半月卻長時間陽光充沛及酷熱,其中包括9月21日至30日連續10日的酷熱天氣,並創下最長九月份連續酷熱天氣日數紀錄。9月仍較正常熱,平均氣溫為28.5度,較正常值27.9度高0.6度。
▼9月8日 黃大仙港鐵站洪水淹至大堂及月台▼
九月極端天氣創七項紀錄
9月餘下日子方面,由於低壓槽在廣東沿岸地區徘徊,9至16日本港天氣持續不穩定,間中有大驟雨及雷暴。部分地區的雨勢特別大。本港大部分地區在這八日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西貢區、沙田區及大埔區的雨量更超過400毫米。
在有雨的情況下,天文台氣溫於10日下降至全月最低的24.8度。22日上升至全月最高的34.4度。到29日,最高氣溫33.7度,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中秋節。
總結天文台對9月天氣的回顧共創七項紀錄,包括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持續生效達16小時35分鐘;總雨量創歷史新高,約1,067.1毫米;21至30日連續十日的酷熱天氣警告;7日晚上11時至午夜12時得一小時內最高的158.1毫米雨量;天文台總部亦在這場驚人暴雨期間錄得兩小時雨量201.0毫米,及十二小時雨量605.8毫米,均打破其各自的紀錄;以及最熱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