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青年發展論壇2023」助青年掌握灣區優勢 開拓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部署、推動的國家戰略,亦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點。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示,特區政府將於今年內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邀請粵港兩地具代表性的機構,包括雙創基地、大學、非政府機構、科研單位、專業團體、創投基金等加入,為有意在大灣區創業的青年提供一站式資訊、宣傳和交流平台。為鼓勵和支持青年人於大灣區發展,在上周,由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辦,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及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聯合主辦的「大灣區青年發展論壇2023」,被納入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主辦「青年節@HK」的節目之一,論壇邀請多位專業人士及青年領袖,於不同領域參與討論及分享,活動吸引逾700位青年,助他們掌握大灣區發展的獨特優勢,為職業生涯規劃作好準備。
今屆論壇以「多元共融 開創明天」為主題, 為具備創新思維與多元創意的年青人,提供一個平台,融合不同領域持份者的經驗,進行分享,讓年青人探索於大灣區的多元發展空間。出席論壇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SBS,JP、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宋來教授、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香港金融發展局董事胡章宏博士,JP、香港經濟日報集團董事總經理兼經濟通董事總經理史秀美女士,以及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先生,JP。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SBS,JP於論壇中致辭時表示:「本屆政府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青年發展,並於去年12月公布了《青年發展藍圖》,整全地勾劃政府未來長期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和方針。其中,為了向有意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的青年提供更到位的支援,民青局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當中有不少青年創業家已經陸續落戶在不同的大灣區內地城市,充分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商機,一圓創業夢。」
論壇當日,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在歡迎辭中,勉勵青年是香港以至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青年把握機遇:「中央政府最近公佈的《河套規劃》,將透過港深兩地共同聯手,鼓勵更多創科企業落戶『深港科創合作區』,共同為大灣區構建國際創新人才港,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的信任和支持。」另外,主題嘉賓講者中國移動香港公司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帆風先生,發言時提到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人工智能的大趨勢,是各位年青人需要關注的焦點。
三大切身議題 助青年尋找發展路向
今年論壇以「多元共融 開創明天」為主題,並聚焦「創業跨領域」、「創科跨世代」及「文體跨國界」三大青年切身議題,藉著業界持份者的分享及趨勢討論,助青年人發掘創業、創科、文化及體育等領域的發展路向。
專題一:「創業跨領域」- 跨越界限開拓創業機遇
創業需要熱情和毅力,更需要創新思維。論壇邀請了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粘清澤先生、Klook營運長COO暨聯合創辦人王志豪先生、GoGoX聯合創辦人關俊文先生、聯同綠芝園Farm66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譚嗣籇先生與一眾年青人分享創業貼士。寄語青年應擴闊視野,定下目標,融入創新元素,將意念逐步轉化為商業計劃,並把握大灣區迅速發展的優勢,如大灣區的創業基地、創業比賽、孵化平台及創業基金等,成為青年踏上創業之路的踏腳石,同時為社會的商業模式注入創意,迎接跨越界限的未來新經濟。
專題二:「創科跨世代」- 連結各方邁向創科未來
創新科技融合不同世代的思維、經驗和專業,透過跨世代的合作與交流,達到知識的傳承和融合,讓年青一代的創新思維和技術專長得以最大發揮。「創科跨世代」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先生、其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煥明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BBS、以及博勝集團聯合創辦人暨行政總裁、2022年十大傑青潘智豪先生等嘉賓探討大灣區發展機會,值得年青人取經。加上大灣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龐大的市場、豐富的資源和各種利好政策,盡顯本港科研及國際化等的優勢,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並提升競爭力,為加快國家科技建設及於學術、研究及培育人才方面作出更多貢獻。
專題三:「文體跨國界」- 突破地域綻放文體力量
「文體跨國界」邀得香港話劇團桂冠導演毛俊輝教授,BBS、手工藝創作有限公司董事王祖藍先生、本地樂團及合唱團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林屴汧先生、以及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小倫先生一同出席論壇分享。文化和體育能突破地域和語言的限制,連結人們的心靈。在大灣區內,香港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和文化工作者,被視為亞洲文化的樞紐,薈萃中西文化。香港青年運動員近年亦在世界體壇不斷發光發亮,因此青年人應繼續以文化藝術及體育等的軟實力,在國際舞台說好香港以至中國故事,發揮自身潛能,使國家及香港文體產業不斷蓬勃融合發展。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