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警告|環團倡與酷熱警告掛勾 工地安裝濕球黑球溫度監測儀
勞工處《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推行近三個月,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於全港七個建築地盤測量熱壓力發現,各區熱壓力與濕球黑球溫度(WBGT)存在極大差異,現行指引依據的香港暑熱指數,不能反映戶外工作者的暑熱風險。綠色和平建議在各工地安裝濕球黑球溫度監測儀,並將工作暑熱警告的分級與天文台酷熱相關警告或提示掛勾。
綠色和平於上月連續三天正午時份在各區共七個建築地盤外測量熱壓力,發現各區的熱壓力與濕球黑球溫度(WBGT)存在極大差異,平均差異亦達4.571,最大差異達8。微氣候專家、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任超解釋,城市建築環境,地形地貌,水體等環境要素,均會導致同一城市內部不同地方出現微氣候差異。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指,勞工處所制定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僅參考京士柏氣象站得出的數據,未能反映全港熱壓力的地域差異。他表示,截至7月31日,勞工處一共發出過47次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紅色及黑色警告則從未發出,質疑香港暑熱指數的標準沒有任何科學基礎。
他又提及,《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直接套用香港暑熱指數,達到一定的數值,勞工處則會發出相應的工作暑熱警告,衍生「彈出彈入,無所適從」的問題,僱主難以隨時追蹤警告的更新情況而不斷調整給予工友的防暑措施。
▼5月18日 首發工作暑熱警告▼
目前香港暑熱指數以全港的入院率為工作暑熱警告分級,入院率包括小朋友、長者等,而並非針對工友。香港工人健康中心主席余德新表示,香港暑熱指數並非針對工人實際工作環境而設,不是衡量他們工作時熱壓力的合適方法。
綠色和平建議勞工處直接採用濕球黑球溫度(WBGT)衡量熱壓力,並將工作暑熱警告的分級與天文台酷熱相關警告或提示掛勾。該團體同時提出,政府部門應帶頭調整工程合約,參考颱風暴雨天氣等條款,容許極端酷熱之下延長施工期,並推動發展商及承建商跟隨。此外,綠色和平認為,勞工處應將中暑和相關的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內,促使僱主執行《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並提供保障。
▼5月8日 勞工處公布《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