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母乳餵哺率持續上升 三孩之母:設施仍不足 在外哺乳引目光
今(1日)起一連7日是「國際母乳哺育周」,母乳餵哺不論對母親及孩子大有益處。根據衛生署數據,本港母乳餵哺率隨年不斷上升,母乳餵哺嬰兒至少6個月的比率由2000年的8%,上升至2020年約20%。然而母親在外間以母乳餵哺仍遇上不少困難,例如商場哺乳室不足,不少在職母親亦反映工作環境未提供集乳設施。
社會哺乳設施不足 在外哺乳引目光
育有3名孩子的母親Vicky,一直堅持以母乳餵哺孩子,她表示在外間以母乳餵哺孩子面對設施不足困難,本港規模小的商場,整個商場只提供一間哺乳室,有時哺乳室會被鎖上,她要詢問職員才可使用,過程繁瑣。
由於哺乳室不足,而每個孩子哺乳時間不一,有時可能需要等候15至30分鐘。有時商場難以找到椅子進行在外母乳餵哺,「有時都會諗,我應唔應該帶小朋友出嚟呢?」她亦指,大眾未了解在外餵哺母乳行為,最記得有一次她搭巴士期間,孩子因肚餓而開始哭鬧,她只能拿出餵奶巾,在車上母乳餵哺,期間會感受到乘客好奇目光,被行「注目禮」。
職場集乳設施欠缺 在職母親難堅持
Vicky又指,不少在職母親反映工作場所未有提供予母親集乳地方,又或存放乳汁的雪櫃,需要抽取工作時間到會議室集乳,又會擔心會否有人突然進入。此外,工作場所未有雪櫃可以存放母乳,需要自行攜帶冰袋去存放母乳;亦有在職母親工作地點遙遠,會憂慮冰袋會否融化而令母乳變壞,這些憂慮都令在職母親堅持母親餵哺增添不少困難。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高級醫生霍愛玲指,僱主營造母乳餵哺友善空間並不困難,如提供普通雪櫃可以安放母乳、安排約半小時予在職母親集乳等安排,已經可以減輕在職母親壓力。
創母乳餵哺友善環境助母親
衛生署轄下多間母嬰中心已獲得愛嬰母嬰健康院認證,投放資源培訓中心員工認識母乳餵哺及支援母親,例如教導母親正確餵哺嬰姿勢、觀察嬰兒肚餓或吃飽的訊號以及幫助母親調節母乳分泌等。又會組織母親支持計劃,提供平台予母親互相交流及分享母乳餵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