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隧易通行攻略|師傅教路往港島行中間兩線更易入 慢溜位料推前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不停車繳費服務「易通行」將於周日(23日)擴至紅隧實施。紅隧本身是香港最繁忙的隧道,平均每日11萬架次使用,原本紅隧收費廣場來回方向各8條行車線;不過實施「易通行」後,將減至各4條線。

有教車師傅表示,現時紅隧收費廣場駕駛者會不斷切線,揀選合適收費亭,估計在重新劃線後,應可減少混亂情況。不過他亦稱,由於車流量不變,相信擠塞問題不會改善;而且只是改變塞車位置,由收費廣場推前至其他位置。他預料,擠塞至完全停下的情況會減少,但慢溜車龍或會更長,可能於更早路段便慢溜,例如更常於公主道近愛民邨一帶慢溜。

部份新手司機向來畏懼紅隧的混亂切線情況。教車師傅建議,日後的四線安排中,新手司機可盡量使用中間兩條線,因為在進入紅隧前,最終會收窄至兩線;而中間兩線本身是主線,毋須切線就可進入紅隧。

鍾師傅接受《香港01》訪問,講解紅隧「易通行」的最新安排。(黃偉倫攝)

紅隧為雙程雙線的行車隧道,在進入收費場之前,現時有4條行車線,之後到達收費廣場範圍,會變為8條線,包括5條人手收費亭,以及3條自動繳費;駕駛者需從8線中,揀選合適的線路,所以需不時切線。在進入隧道前,會陸續再收窄至兩線。

料減少收費廣場混亂

鍾師傅已考獲車牌約17年、教車年資8年,並有駕駛中港車的經驗。他表示,現時紅隧收費廣場一帶,汽車不時「cut嚟cut去」,交通相對混亂。

他續指,現時往香港方向行車線「四變八」,再逐漸由「八變二」,相關情況都會較混亂擠塞;反之在新安排下,行車線數目都大致維持不變,主要在進入隧道前才減至兩線,因此相信混亂情況較少。

▼紅隧實施易通行後 收費廣場來回行車線各減至4條▼

塞車位置推前 慢溜車龍延長恐更常延至愛民邨

混亂可減少,但不代表不擠塞,鍾師傅表示,雖可省卻停車繳費的時間,但只是將塞車位置推前,在車流量不減的情況下,仍然會擠塞。新安排下,同時過隧道收費亭的車輛減少,但每次過收費亭更快,他預計慢溜車龍會更長,例如公主道的慢溜車龍,會更經常延至愛民邨一帶;但完全「塞死」停下的情況,則相信會減少,尤其過收費亭毋須停下,始終有利紓緩擠塞。

紅隧收費廣場現時各個方向設8條行車線,車輛不時需切線,交通較為擠塞。(黃偉倫攝)

鍾師傅補充,即使慢溜車龍或延長,需於更前的路段慢駛,但相對經常塞至完全停下的情況下,前者始終較好,會更快到達目的地。他又稱,慢溜時駕駛者仍會專心駕駛,但停下時則有部份人會分神使用電子器材,增加意外風險。不過他亦提到,萬一其中一條線發生交通意外,由於整體行車線減少,其影響相信會更大,只有三線分流一條線的車流。

憂行車線減少 能否分流巴士成疑

至於往九龍方向,鍾師傅相信入隧道前,交通狀況影響不大;但到達九龍一端時,則仍有待觀察。他解釋,專營巴士離開巴士站時,前方有交通燈,在減少行車線之下,未知是否有足夠的分流能力,讓巴士盡快離開巴士站。一旦巴士站擠塞,或會影響隧道交通。

「易通行」實施前,駕駛者除非使用「快易通」,否則仍需於收費亭停車付款。(林靄怡攝)

採用中間兩線更易進入紅隧

啟用多年的紅隧終面臨改變,駕駛者未必適應。對於新手司機,鍾師傅建議,在考慮目的地位置後,應盡量採用四線之中,中間的兩條線。他解釋,該兩線為主線,毋須再切線就可進入紅隧,以前往香港方向為例,如採用最右的行車線,在進入隧道前,便要等待機會切入靠其左邊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