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喜歡.你》 離地不怕硬着陸

撰文:嚴尚民
出版:更新:

【睇完影評,有嘢想講?用香港01 app 入嚟撐場beta,有記者、博客同你一齊玩金像獎2018大討論。

大陸觀眾對《喜歡.你》非常受落,離地竟沒有硬着陸,許導演不到三天便加入了億萬票房俱樂部…愛情輕喜劇,一年也不知多少部,為何《喜歡.你》能脫穎而出,而其他不能?這與陳可辛公司的營運方針有莫大關係。
嚴尚民
新作《喜歡你》戲中和周冬雨談情。

聽說國產片的走勢放緩了,自徐克和周星馳的賀歲重頭作《西遊.伏妖篇》觸礁,「只」賣了區區十多億票房後,有明顯回落的趨勢,內地院線紛紛多排幾套荷里活片,拯救票房收入。連徐周也失守,王晶導演豪言國產電影「百億」票房美夢,豈不是付諸東江水?內地電影票房一直好比期貨窩輪,看檔期、看片種、看明星和看院線,有時都不能作準,君不見《長城》中伏,卻也有《捉妖記》的票房紀錄,賣了幾乎30億的妖魔鬼怪,有什麼可「看」?「看不下去」似乎是最貼切的形容詞。香港導演在CEPA立案後紛紛北上,人人一帶一路,帶着香港大導演名銜摸黑上路,不是人人皆能《智取威虎山》。一直以來摸着石頭過深圳河,幾多名將五勞七傷,杜sir的《華麗上班族》淡然無光、《三人行》未見其師,《無間道》劉大導都走穩陣路線拍《建軍大業》了,港導北征15年,叫好又叫座,百役未逢一敗的,只有在金馬金像和金雞大滿貫的「國際主義者」陳可辛。

金城武、周冬雨主演的《喜歡.你》是陳可辛公司的新作品,宣傳方面開口閉口強調陳大導的參與,聽起來是經典作《甜蜜蜜》後現代酒店煮餸版,但其實是陳監製有心推新導演出爐,玉成他御用剪接師許宏宇好事的大企劃。看宣傳訪問,焦點都放了在陳金二人身上,就算是網絡上流傳,配合電影宣傳的對談──《金城武:關於愛的事,金城武只願與他談》,都未見導演的身影,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膨脹了的金城武和一口京片子的陳可辛細數兩人合作的趣事,難怪觀眾會有「陳可辛作品」的錯覺(曾國祥的新作品《七月與安生》其實也予人同樣觀感)。到底在製作《喜歡.你》時,陳可辛的參與度有多大,觀眾無從得知,此刻就只管以許宏宇的處女作來評論。

雖然故事背景在中國,但拍出來的感覺,卻沒有半點北方味道。《喜歡.你》的主場景,是上海的瑞金洲際酒店,前身上海瑞金賓館,熟讀民國史的會知道這是蔣介石和宋美齡訂婚的地方,本身充滿殖民歷史感,但這個階級差異愛情喜劇,卻拍得十分「離地」,設定上近於瘋狂喜劇/愛情片多於寫實。許宏宇導演儘管是處女執導,但不欠製作經驗,按往績看來,甚至乎是有點天才氣質。曾操刀剪輯《十月圍城》、《武俠》、《親愛的》等陳氏作品外,奇洛.李維斯的《太極俠》、賣了十多億的《夏洛特煩惱》同樣出自許宏宇的金剪刀,而許今年才30出頭,已數度獲得金馬金像提名。

就剪接資歷看來,許導演亦走國際路線,而他的豐厚經驗,也在作品中反映出來。電影無論在攝影和剪接方面,都非常穩陣而且偶有驚喜。在電影早段的一輪錯摸、幾場誤會,那種平行對剪的功架,單靠天分絕對磨不出來。鏡頭套路按部就班,一步接一步的鋪墊,令金城武飾演的路晉和周冬雨飾演的顧勝男性格突出,特別聰明的是攝影和美術的配合,看顏色看品味和行事作風,就了解到路和顧是南轅北轍,根本不可能在一起,許氏的匠工和基礎功夫,可見一斑。

導演許宏宇說《喜歡你》的男主角早已定為金城武:「因為他本身是個小朋友,很愛玩;冬雨是拍攝《七月與安生》時,發現她很亂來,但又好正。」(黃國立攝 )

據說電影故事改編自大陸火紅網絡作家藍白色作品《終於等到你》,想不到題材如此離地,在勞動人民的領土內,今時今日可以大受歡迎。路晉的角色聲稱坐擁幾百億美元身家,看上了橫蠻的顧勝男,竟然是因為她一手無懈可擊的廚藝。可是想深一層,問題便來了,究竟他收購的是廚房、酒店,還是顧勝男?心水清如他,難道不清楚?電影靠幾場胡鬧把問題輕輕帶過,但劇本的缺陷看來依然明顯。電影尾段有毒火鍋後一場「室內下雨」的浪漫程度,不讓《甜蜜蜜》專美,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搞不清兩人關係起點,欠缺說服力。《喜歡.你》最大的敗筆,不來自製作,而是劇本團隊掌握寫實與幻想/瘋狂的界線,邏輯混亂。

出於對大中華市場的考慮,找來林志玲客串計算正確,但林志玲作為主廚一角和路晉的關係,似姐弟多於情人,完全說服不了觀眾她是顧勝男的「對手」。再者,如果雙方鬥陣,顧勝男有何勝算?林志玲客串完全推翻了頭一小時故事,上流暖男路晉變成了一般賤男,結局再肯放下身段,背後縱有強大父權操控,也說服不了觀眾他是出於真心真意。即便如此,大陸觀眾對《喜歡.你》非常受落,離地竟沒有硬着陸,許導演不到三天便加入了億萬票房俱樂部。究竟是因為男神金城武、還是周迅二世周冬雨?抑或是選景吸引?真令人摸不着頭腦。中國電影票房這遊戲,難以理解,愛情輕喜劇,一年也不知多少部,為何《喜歡.你》能脫穎而出,而其他不能?這與陳可辛公司的營運方針有莫大關係。

文首戲稱陳可辛是電影界的國際主義者,左翼思想與其人卻沾不上邊。陳可辛的「國際性」在於他的出身、他的電影和他的行事作風。作為泰國華僑之後,又曾留學美國的陳導演,精通四國語言,入行不久便嶄露頭角,自成一派。與當下沸沸揚揚的香港本土風潮相反,他的電影一直鮮有觸及歷史與政治,專注於抒發感情和塑造情懷。電影並不須言志,而是引起廣大觀眾共鳴的消費品。這路向在UFO的時代已見端倪,《金枝玉葉》兩部曲、《風塵三俠》和《新難兄難弟》等作品,探討的是當代有閒階級的感情生活,對自身以外的文化和社會問題,基本上視而不見,美術風格鮮明而不盡真實,帶點點誇張和造作的味道。這種「作狀」的美學風格,正好反映了1980、1990年代香港人的心態:樓市唱好,準備回歸,馬照跑、舞照跳,既然政治不到凡人作主,能管理好的,就是自身的感情事。即使到了《甜蜜蜜》,論及前途問題等較嚴肅的題材,都只是水過鴨背,似是因為回歸成了熱話而不可不談,焦點本身,還是放了在浪漫和情愛那邊。而「香港電影」這標籤,也確實在這段時期形成,並給國際高舉及吹奏。非政治性娛樂片,就是陳可辛的電影。

依隨這思路推想,陳可辛作為較早進入大陸市場的香港導演,就一點也不稀奇了。第一,他的身份並沒有爭議性,容易與大陸市場融合;第二,雖然他看上去面面俱圓,但他的經歷/資歷,卻有其獨特性。除了港產片,陳也曾在荷里活打滾,為史匹堡的公司製作電影,而荷里活經驗,在當時大陸不懂分工的電影圈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為他進軍大陸市場,建立了強大優勢。千禧前後,當香港電影市道低迷時,陳成立了Applause Pictures電影公司,走的是「泛亞洲」路線,《晚孃》、《春逝》等電影除了聚焦在亞洲,國際發行為公司建立了聲譽,陳由亞洲導演榮升國際導演,《如果.愛》更為他擴充中國版圖,打了一支強心針。再三強調陳是國際主義者,是因為陳對每個地方、區域的觀察精辟,考察到當地獨特性,又可以從不同文化視點出發,去進行創作。他是電影圈的生存者,當本地評論對於《投名狀》的嗤之以鼻、對《中國合夥人》惡意收購、以錢壓人和消費Beyond的《海闊天空》感到莫名嘔心時,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市場洞察力和適應性。「泛亞洲」營運模式,是陳氏電影獨有秘方,想遠一點,想大一點,不要因為少許理念不同,而跟金錢作對,電影是娛樂事業,是大生意,放下一些偏見,生意可以做得很大。

《中國合夥人》最大一道命題,正是「到底是世界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世界?」可就陳可辛來說,答案卻是十分明顯,他2014年在高雄參與一個青年領袖高峰會時,正值台中兩地都在鬧學生運動,被問及他對社會運動的看法,他的答案,正好回應了自己的作品,也折射出他的成功之道:「但我還是覺得,別想像你們能夠改變世界。到我這個年紀就會明白,這世界有它運行的方法⋯⋯不想像自己能改變世界,不代表就要被世界改變⋯⋯很多時候,成長就是純真的破滅;但是年輕時有做過大事,仍會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格局⋯⋯只要你堅持不要被世界改變,老了之後就會發現:世界儘管沒有被你改變,但仍會變得好一點點⋯⋯人活在世上,一輩子就是不停地被世界改變。但別認為妥協、成長就是壞的事情。別認為成長就會喪失純真,怎樣保持赤子之心才是重要的。」一個對世界有如此「深刻」觀察的電影人,又怎會跟你擦邊球?只要抱着做生意的心態去做電影,便會變得開通,理路清晰,熟悉市場走向,無寶不落。《喜歡.你》的成功是因為陳可辛早在十年前已埋下種子,徹底適應了市場。別認為妥協、成長就是壞事情,正如戲中的金城武,走了林志玲,還有周冬雨啊,更重要的是還有大堆銀紙啊,還用跟你計較嗎?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