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肝捐贈今年暫9宗 64人急需換肝 受惠者盼市民續支持

撰文:呂婉怡 呂穎姍
出版:更新:

政府建議中港器官捐贈互助,引來社會討論。截至昨日(5日)由屍肝捐贈暫得9宗,而過去每年平均有35至40宗。港大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臨床副教授黃楚琳表示,本港肝臟移植人數今年減少,她重申器官捐贈救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呼籲市民支持器官捐贈。目前有64名病人等換肝,大部份患者只可等一至三個月。

曾接受屍肝移植續命的受贈者說,至今仍十分感激捐贈者家屬的決定,「好感激佢哋,令我得到呢個肝。」對於近日取消器官捐贈的風波,同樣是肝臟受贈者的肝臟移植協康會會長黃龍輝表示,自己尊重每個人的決定,「但如果你當初選擇願意器官捐贈係希望可以幫人,你取消時就諗下點解做依個決定。」

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榮譽顧問醫生黃楚琳及已接受肝移植的受贈者呼籲市民支持器官移植。(呂婉怡攝)

成功獲屍肝移植 康復者:好感激捐肝者家屬

港大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臨床副教授黃楚琳表示,雖然疫情在復常後,醫療服務已回復正常,惟本港肝臟移植人數仍按年下跌,今年截至昨日(5日),由遺體捐贈的屍肝個案只有9宗,較過去每年平均約35至40個屍肝,不足一半。

七年前接受肝臟移植的謝先生,因先天肝功能欠佳,需要長期服藥,直至一次因發現肝酵素過高,入院治療後獲告知需接受肝移植。等肝期間謝先生一直長期臥床,身體逐漸腫脹,體重由70公斤增至90公斤,生命危在旦夕。

不過,謝先生幸運在等待超過一個月後,獲得適合的屍肝移植,手術亦非常成功,令他續命至今。他說,非常感謝作出捐屍肝決定的死者家屬,「好感激佢哋,令我得到呢個肝。」

肝臟移植協康會會長黃龍輝(左)同樣是肝臟受贈者,他幸獲得親人活體器官捐贈才可延續生命。(呂穎姍攝)

換肝者團體:患者得知一個月都無一宗後會十分難受

肝臟移植協康會會長黃龍輝同樣是肝臟受贈者,他幸獲得親人活體器官捐贈才可延續生命。他表示,自復常協會有到過醫院探訪等候肝臟移植的患者,當中有患者因膽道閉鎖,等換肝等了兩年,至今仍未能換肝。他慨嘆,有時候患者在得知一個月都沒有一宗肝臟移植後,都會十分難受,故協會亦會身體力行到不同地方設街站,望呼籲更多市民支持器官捐贈。

對於近日器官捐贈名冊出現「取消潮」,黃龍輝則指,自己尊重每個人的決定,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是否捐贈器官,「但如果你當初選擇願意器官捐贈係希望可以幫人,你取消時就諗下點解做依個決定。」

64名病人等換肝 大部份患者只可等一至三個月

現時本港等待肝臟移植的名冊上有64名病人,當中七成為乙型肝炎患者,主要是50多歲的長者。黃楚琳指,近年愈來愈多人患上脂肪肝、加上攝取過量酒精導致肝硬化等,使求肝人數增加,肝移植一直「求過於供」。

黃楚琳補充,等候肝臟移植的人數比腎臟少,是因為大部份患者最多只可等一至三個月,如等不到換肝就會過身。她慨嘆,現時病房中有一半是已換肝的病人,另一半是等換肝的病人,「可能訓醒隔離嗰個病人唔見咗,去咗ICU(深切治療部)。過多幾日,護士就同你講佢過咗身。」

現時損贈者需合符合18歲以上及60歲以下、有良好的肝功能質素的要求,而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則要根據末期肝病模式指標(MELD score)排換肝次序,其後再就血型、死亡風險及緊急性等因素配對合適肝臟。黃楚琳重申,器官捐贈救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呼籲市民支持器官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