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已為20萬棵樹木安裝二維條碼標籤 試行聲納裝置偵測樹木生長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發展局年初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對路旁樹木的種植和護養工作提出了10項優化措施。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16日)網誌進一步解釋相關措施,提及政府會試行利用聲納裝置來偵測一些樹木根部生長的範圍,以作樹木風險評估的參考。

另外,她提及政府於過去10年間,已種植約500萬棵樹及超過6200萬棵灌木和其他植物,發展局已為20萬棵行人路旁樹木安裝了二維條碼樹木標籤,以提供樹木基本資料及方便市民報告問題樹木。

+3

甯漢豪網誌撰文,提及路旁種植的樹木不僅美化街道、為行人遮蔭,亦可作為行車路和行人路之間的緩衝區,過濾車輛的廢氣,許多國際城市的林蔭大道都採用了這種安排。

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的園境師施奕藍表示,足夠的空間能讓樹木根部健康生長,並有助增強它們的抗風能力,發展局早於2012年公布新標準,規定新道路工程項目必須預留最少約2米闊、無地下管道的空間作為綠化帶。發展局會在今年制定指引,就新種植樹木的土壤體積和深度訂立要求。

就護養樹木進行風險評估

發展局建議的措施之一,亦包括如何護養樹木,以及有系統地進行風險評估,以減低樹木倒塌風險,有助保障公眾安全。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的樹木管理主任梁芷茵表示,香港在早期植林時,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引入了一些外來樹木物種,例如台灣相思。網誌提及,儘管台灣相思有助提高山坡的穩定性,但隨著這些樹木開始老化,其安全隱患亦相應上升。樹木管理部門適時推行優化措施,以合適原生植物替代,既能保障公眾安全,也能增加生物多樣性。

樹木管理部門會於日常的樹木檢查中,亦會使用深入檢查的儀器,例如微鑽探和聲波斷層掃描儀等,以協助檢查樹木內部情況。當局會試行利用聲納裝置來偵測一些樹木根部生長的範圍,以作樹木風險評估的參考。

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農林督察(樹木管理)羅寶正示範使用輔助工具(如膠槌)敲擊樹幹來評估其結構狀況。(發展局)
二維條碼樹木標籤提供樹木基本資料及方便市民報告問題樹木。(發展局)

過去十年種植6700萬棵樹或植物

甯漢豪指,政府一直致力於推動綠化工作。過去10年間,已種植約500萬棵樹及超過6200萬棵灌木和其他植物。此外,20萬棵行人路旁樹木已安裝了二維條碼樹木標籤,以提供樹木基本資料及方便市民報告問題樹木。樹木管理辦事處最近在網頁增加新的資訊,以動畫方式生動地向大眾講解樹木護理等知識。

甯漢豪又提及,發展局正安排顧問進行研究,參考海外經驗,以釐定路旁樹木合適性及可持續性的準則,那些路旁大樹未有迫切風險,但長遠而言,城市持續發展,就樹木是否有足夠空間生長,當局希望就不同情況制訂合適的改善措施和跟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