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20年|曾以主席身份領導專家委員會 葛菲雪:檢討讓下次更好
沙士二十周年正值新冠疫情「完結」,香港經過兩次世紀大型傳染病洗禮,有否汲取血的教訓?新冠遠去,港府未有如二十年前的政府及醫管局般先後設立三個委員會作檢討。
當年沙士專家委員會聯合主席之一的葛菲雪在二十年後的今天,回顧當年參與檢討沙士疫情,認為港府十分配合委員會檢討,任何委員會希望拿到的資料都可以得到。對於未有就新冠設立委員會,她重申必須要檢討疫情才可以為下次傳染病爆發作更好準備,亦認為必須要由外部人員以科學角度檢討疫情。
(「從沙士走到新冠」系列之六)
沙士共三份調查報告 葛菲雪憶述當年很快答應港府邀請
二十年前香港面對未知病毒,應對為人詬病。爆發之初,時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長楊永強多次強調沒有社區爆發,未能及時制止疫情蔓延。為查明漏洞,港府當年就沙士催生共三份調查報告,包括政府委任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專家委員會在2003年發表的報告書,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榮休教授葛菲雪(Sian M. GRIFFITHS, OBE, JP)為委員會聯合主席之一。
葛菲雪當時為英國皇家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院長,她憶述,政府當年邀請其加入沙士委員會做聯合主席,很快就答應了,因十分有興趣探討如何較好應對疫情。
葛菲雪憶當年港府非常配合委員會:希望拿到的資料都拿到
由成立沙士專家委員會到完成調查發表報告,整個調查過程用只是約三個月。她回顧當年參與檢討沙士疫情時,港府十分配合委員會,即使當時抗疫決定被受爭議的楊永強又或是時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都對委員會調查十分尊重,任何委員會希望可以拿到的資料都可以得到。委員會最後發表調查報告後,政府亦有跟隨委員會的建議作出改善,包括成立衞生防護中心等。
17年後大型疫情於2020年再襲港,新冠疫情傳播得更快,更維持了逾三年。不同專家曾期望香港可如沙士一役後設立調查委員會檢討疫情應對,惟港府不同意設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討抗疫。
不認同「邊做邊檢討」 即使部份措施不妥當也是學習過程
葛菲雪表示不認同特首李家超所指「邊做邊檢討」的造法,認為必須要設立由外人成立的調查委員會,才可以確保確保一切都是從科學角度出發,檢討過程不會偏頗。她亦指,部份措施或者回想起來所做的一切未必妥當,但一切都是學習的過程,「重要的是不要向後看,而是向前看(The thing is not to look backwards but look forward)。」
▼第五波疫情 明愛醫院急症室外病人在帳幕下等▼
對於有人批評非港人專家對本地制度不熟悉,難以有建設性的意見,她反駁指,檢討委員會可以邀請不同界別的人士,以沙士為例,工作組的成員均是來自不同地方的海外專家,故不認同非港人的專家無法就香港疫情應對提出改善的方法。
葛菲雪:每次大型傳染病都是學習及建立的過程
葛菲雪重申,雖然每次大型傳染病的疫情都會有不同,但每次都是學習及建立的過程( you learn and you build )。她以2009年後豬流感爆發為例,在該病毒風土化後,港府亦有因應就該次的經驗,更改沙士當時提出的應對傳染病方案,以更好改面對下一次的疫情。她又指,防範疫情是全球的責任,香港作為世衞其中一個成員,亦有責任參與制定未來面對疫情的方案:「這是全球都要做的工作,不只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