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教授談欺凌提男拔事件 與其嚴懲不如關心:讓學生感到價值
早前網上流傳拔萃男書院校內有學生發生打鬥事件,令社會關注校園欺凌的問題。教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羅偉柏今日(11日)在電台節目表示,近期看到一些有關學校欺凌的事件,他的母校男拔也牽涉在內。
他分享近年在香港和海外的研究指出,有接近三成學生遭遇過欺凌。不過,這數字應該未反映真實情況,因為欺凌事件往往出現漏報或隱瞞。他認為除了嚴懲欺凌者,倒不如了解欺凌成因,建議老師更多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到自己有價值。
▼早前網上流傳片段男拔有學生打鬥 校方表示在2月10日有學生發生肢體衝突▼
教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兼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聯席總監羅偉柏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談及校園欺凌的問題。他以致函拔萃男書院校長鄭基恩為文,提到近期看到近期看到一些有關學校欺凌的事件,而男拔也牽涉在內。
欺凌分四類
他指欺凌有4類,包括身體上的欺凌(例如拳打腳踢)、關係上的欺凌(例如蓄意不友善、孤立、杯葛或排擠他人)、言語上的欺凌(例如使用粗言穢語、喝罵、中傷、譏諷、呼叫「花名 」),以及網絡欺凌(例如在社交平台惡意造謠、發放侮辱性的消息或人身攻擊的言論)。在這些定義下,其實很多人也可能會是欺凌者或欺凌的受害者。
疫情窒礙學生社交發展 欺凌問題更常見
羅偉柏引述在香港和海外的研究指出,有接近三成學生遭遇過欺凌。不過他認為這個數字應該未反映真實情況,因為欺凌事件往往出現漏報或隱瞞。亦認為欺凌受害者會有嚴重心理影響。不過他認為除了嚴懲欺凌者,倒不如了解欺凌成因,他提到初中生的青春期的變化,以及環境的轉變,都令學生變得需要獨立,同時又會感到無力和孤獨。
他補充,近三年新冠疫情的陰霾下, 學生經常停課並採用線上課堂,在缺少真人面對面相處和教師的教導下,窒礙了他們的社交情緒發展,欺凌的問題可能會更常見。
籲老師關心學生 讓他們感有價值
羅偉柏認為要減低校園欺凌,老師應更多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到自己有價值。「在(其)研究中,我的研究團隊問及學生關於在學校裏老師有多常關心他們,對他們有多友善,會多願意聆聽他們。當這三項分數越高,欺凌和受害的次數也會越低。」
他舉出男拔有獨特的「大佬」文化,高年級同學或舊生都對樂於成為師弟的榜樣和盲公竹,讓學生有同理心是需要更顯注和廣泛流傳,他引述男拔校訓,認為成為社會領導是要服務不幸的人,以及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最近看了有關母校校訓的影片,當中有to serve and to lead, and best of the best ......To serve and to lead 是要成為社會的領導去服務不幸的人。To be the best of the best 不是每一樣東西也要拿第一,而是一種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