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園面臨發展威脅 劃界存20米誤差 或可多收數十萬呎青草地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香港郊野公園享負盛名,更被大部份港人視為鋼筋都市中的最後一片綠土。今年適逢郊野公園成立40周年,但這片綠土在寸金尺土、樓價高企的香港,多番被擺上發展與保育的對立面之中,特首梁振英多次提及香港最終要面對發展郊野公園的問題,甚至於任內最後一份的施政報告中,明言社會未來應考慮發展郊野公園的邊陲地帶。
不過,倘若發展的刀要斬下這片綠土,原來亦存在「邊界問題」。有測量師指出,由於郊野公園地圖以較大的比例製作,發展的斧頭若斬下來,「邊陲地帶」隨時可被多割出數以十萬呎土地。

鄧康偉指現時新界地界是當年被攻佔後,英軍進行一次全面的土地測量,並於1905年批出集體官契。(鄭子峰攝)

作為城市寥寥可數的喘息之地,每逢假日都見到不少港人到各個郊野公園遊玩行山,不少地方更多次被海外傳媒形容為「仙景」。不過,自1976年制定的《郊野公園條例》實施後,本港至今約4成土地劃作郊野公園,但這片青山綠水近年常被不同人士擺上「枱面」,認為可以適量發展解決住屋問題。特首梁振英更於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生態價值不高、公眾享用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土地興建公屋等用途,除了為郊野公園敲響警號,亦引起公眾關注到底可謂「邊陲地帶」。

鄧康偉:一旦發展實際距離與面積差異「有10米、20米的差距」

測量師學會土地測量組主席鄧康偉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郊野公園的地圖以1:20000的地圖比例製作,正因為比例較高,令其界線在現實中也顯得含糊寬闊:「大概知道郊野公園喺邊度、大約面積有幾大,但冇人仔細去諗,地下嗰條界要去到邊。」他指1:20000的定界是一個粗略的計算方法,因當時只在地圖上劃圈定界,無須為郊野公園的範圍做詳細測量,但一旦要發展時,實際距離與面積的差異可以很大,「隨時有10米、20米的差距。」

鄧康偉認為本港的土地界線制度遠比其他國家落後,但政府一直都未有應對措施。(鄭子峰攝)

發展大欖郊野公園170公頃土地 地界面積或達2公頃

長策會前委員劉炳章早前曾建議大欖隧道收費亭西面、接近170公頃的郊野公園土地,稱可興建約3萬伙公屋單位。若以此為例,或需收回其中一段面向青朗公路的土地,其地界至少約長2,000米,在現實中涉及的地界面積就逾21萬呎,即約2公頃。換言之,政府若執意發展郊野公園,就須先釐定清晰地界線。

鄧康偉指,政府若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就須要繪畫更精細比例的地圖,令地界準確和合理,「條線太粗地界就唔仔細,變咗有地方唔應該放喺入面又放咗,又或者郊野公園唔應該得咁少又包括唔到。」

現時港九新界共有24個郊野公園,受1976年生效的《郊野公園條例》保護。(漁護署網頁)

土地註冊制度「非常之落後」

鄧康偉直指,即使在市區亦會出現與地界有關的爭拗,譬如在1:4000的地圖比例上,現實中亦會有約4米差異,「法律上係可以爭論,而且搵唔到真答案出嚟,你話中間條界,我話係呢條界,兩條都係岩,咁點解你啱啲我唔啱?」他更舉例指發展商與政府之間曾出現「蝦碌」事件,有業主約50年前買下西環一塊地的業權時,當時契約上包括後巷,但後來政府已要求業主將後巷歸還,「當時測量師搵晒田土廳資料,都話包埋後巷,於是發展商起好幢樓後,政府就突然搵到業主願意歸還後巷嘅信,於是發展商要將最上層拆咗佢,就返個可建樓面面積。」

他又批評,香港現行的土地註冊制度仍屬契約註冊,形容「是非常之落後」,因為至今仍未有能清晰釐定土地的界線,新界更一直沿用1905年港英政府批出的集體官契,「冇法律去直接承認條界線,其他行業權登記制既國家,只要登記咗就係法定界線。」

本港首批郊野公園於1977年成立,至今郊野公園已佔全港土地約4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