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祖母投身「扶康家庭」任「家姆」 為智障人士擔起一個家

撰文:曾向銓
出版:更新:

對於智障人士,設施完善先進的院舍,或者比不上一個簡單溫暖的「家」。扶康會創立「扶康家庭」,由職員「家姆」和義工「兄長」與智障學員共同生活,提供儼如家人一般的住宿服務。
有多年義工經驗的湯麗芬,有感過去帶隊外出,像「吃喝玩樂」較多,給予智障學員的關懷有限,遂於2月加入「扶康家庭」成為家姆,真正落手落腳照顧他們,職責看似繁重,對於已經貴為祖母她來說,工作與「湊孫」無分別,彼此當作家人一樣。
攝影:吳煒豪

吃過晚飯後,湯姑娘(左)為學員準備生果,邊吃邊聊天。

湯姑娘曾在另一個「扶康家庭」沙田「和諧軒」做過5年義工,但該家庭早前結束服務,部分學員轉到觀塘「超瑩軒」。她擔心學員未能適應新環境,她便毅然放棄輕鬆的退休生活,每周做45小時的家姆,並留宿在「扶康家庭」與學員共同生活。

「家姆」的工作與「家母」分別不大,上午6時當學員還未起床,就要為他們準備早餐,再安排上班或上學。到下午4時,又是另一個忙碌的時間,學員陸續放學、下班,關心他們之餘要開始煮晚飯,然後準備餵藥、量體溫,做簡單運動,忙碌至9時半,一家人才準備睡覺去。

湯姑娘稱:「做義工主要是帶他們去教堂,出去outing(戶外活動),似吃喝玩樂多啲……家姆工作就係照顧一個家。」

家姆、學員的「嫲孫關係」

家姆要照顧學員起居飲食,工作繁多,10位學員年齡差別又大,由20多歲到60歲不等,湯姑娘卻一律視他們為自己的孫兒,「自己嘅仔可以鬧、會嚴啲,對孫會愛錫、會照顧,諗吓畀最好嘅嘢佢。」26歲的君榮患輕度智障,因父母先後離世而入住扶康家庭。湯姑娘憶述,一次君榮身體不適,自己整晚不眠為他量體溫,「無可能瞓天光,一、兩個鐘就要起身幫佢度(體溫)。」君榮笑言,「咁做應該嘅,大家自己媽媽係咪都會咁做呀?」他早已當湯姑娘是自己媽媽一樣。

開飯前,須由一位學員帶領祈禱,朗讀聖詩。
君榮(右)工作一日,回家後便要接受訪問,無暇洗澡,被室友笑指腳臭。

君榮住過嚴重智障院舍,覺得規距多、生活悶,「呢到(超瑩軒)大家一齊講笑一齊玩。自己屋企人已經去咗,當咗呢到係另一個家。」平日君榮需到附近社企餐廳做洗碗工,愈忙碌時間過得愈快,可快些回家等齊人「開飯」。晚飯保證有三餸一湯,由家姆負責10人伙食,難度甚高。湯姑娘說君榮「咩餸都話好食」,但早已當湯姑娘是母親的君榮覺得,「用超厚嘅魚嚟整栗米斑塊好難食,但為咗家姆立場都要話好食!」

智障人士「簡單就是美」

學員在這裡得到家庭溫暖,湯姑娘從他們身上體會到「簡單就是美」,「好感觸有次讚位學員,『你今日好叻呀』,佢開心到拍晒手掌跳起。」一句讚美,他們樂上半天,令湯姑娘反思,「成年人思想多咗,顧慮多咗,有時學習返簡簡單單,其實已經好開心」。

方叔華(右三)早於1967年來港傳教,10後成立首間小型家舍「友愛之家」,其後為進一步推廣智障人士與社區共融,於1997年在何文田成立第一間扶康家庭「邂逅軒」,營運至今。

選址需得地區人士支持

建立一個簡單的家,過程從來都不容易。扶康會創辦人方叔華神父稱,為扶康家庭尋找合適地方其中一個困難。理想的選址附近應要有智障人士訓練中心,以及願意聘請他們工作的企業。另外,亦要考慮選址的地契、消防設備、地區人士觀感等問題,他表示,去年曾在大埔找到合適的村屋,但預計到會受原居民反對,因而放棄計劃。他續稱,目前扶康基金得到馬會資助,但由於是自負盈虧,仍須自行募集經費。

扶康家庭於05年開始接受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資助。馬會今日宣布,撥捐1.17萬元擴展計劃,支持65間非政府組織,其中香港青年藝術協會、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等4間為新受惠機構,估計總共有110萬名市民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