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受訪少數族裔外賣員感歧視 疫下被罵病毒源頭 團體促保勞權
疫情帶動外賣需求增加,惟外賣員勞工保障為人詬病。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九龍,與嶺南大學研究小組發表報告,在訪問少數族裔外賣員工作情況後,發現他們大部份曾遭受岐視,在自僱形式下缺勞工權益保障。研究小組建議政府從多方面監管,確保外賣員可得公平勞工權益。
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九龍與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組成的研究小組,合作進行「少數族裔餐飲外賣送遞員的工作安全及滿足感」研究。收集106份問卷及訪問了37位少數族裔人士。發現從事餐飲外賣速遞員的少數族裔人士都遭受岐視或不公平對待,而外賣員與送遞平台的勞資合約關係模糊,「假自僱」現象令他們得不到勞工保障。
四成受訪少數族裔送遞員沒保險 模糊合約加劇「假自僱」
研究小組發現三成受訪少數族裔送遞員不清楚與公司的合約關係,四成受訪少數族裔送遞員沒有保險。
印度籍外賣員 S 先生,加入外賣平台已經八年時間,但覺年資越長,福利政策逐漸減少,甚至不斷減少長工的底薪。近年更加公司不斷向自己及身邊長 工送遞員利誘施壓,退出長期僱傭合約、加入自由工作合約,最後現時以自僱身份 繼續工作。
自僱之下,好多勞工權益就得不到保障,一旦牽涉道路安全問題,對少數族裔餐飲外賣送遞員所造成的福利和生活上損失也更嚴重,例如泊車罰單及交通意外等。
約一半受訪者聲稱遇過歧視 包括身體語言及謾罵
少數族裔被岐視問題存在已久,即使他們有餐飲外賣送遞員這份工作,感覺是正當職業也好,都是遭受岐視對待。約一半少數族裔受訪者聲稱他們遇過歧視,攻擊行為從非語言的 身體語言,到謾罵,有受訪者感到被輕視及羞辱。
巴基斯坦籍外賣員 Peter加入平台1 年多時間。在工作期間曾多次被歧視, 情況在疫情嚴峻期間尤其明顯,他觀察到旁人會盡量避免站在自己身旁, 甚至以廣東話數落自己是污糟、是病毒源頭。他亦曾看到其他南亞外賣送遞員經歷 被厭惡的神情和拒於千里的行為。
另外,他平時到達餐廳查詢訂單時,店員亦會無視並只指點外賣員到店外等候,或態度惡劣地說明不清楚訂單情況,儘管之後發現其實外賣已準備好。
外賣平台程式缺翻譯功能 中文顯示地址難應用
少數族裔送遞員工亦不滿公司所提供的應用程式並不「用家友善」,少數族裔員工,使用公司應用程式,卻沒有兼備翻譯功能,而不少地址為中文顯示,他們就難以使用應用程式。
少數族裔餐飲外賣送遞員與華裔同行一樣,受到公司愈來愈苛刻的評核,公司在沒有諮詢員工的情況下,在應用程式上不斷改變服務費用計算系統,而這系統能在員工知悉之前,改變其薪金,直接影響收入。平台化的應用程式安排,也令餐飲外賣送遞員在出現糾紛時極難上訴。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梁旭明在發布會上,舉岀去年12月Foodpanda罷工事件,指該事件雖然引起極大迴響令資方同意勞方15項要求,但期後,資方卻繼續逼使員工轉為自由合約,而且外賣送遞單的價格亦減少接近一半,變相令他們收入困難。
研究小組提五項建議促政府跟進
研究小組針對研究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五項建議,包括:
1, 立法監管勞工權益
政府,尤其勞工及福利事務局 (簡稱「勞福局」) 應加強監管餐飲外賣送遞平台以自僱形式,聘用外賣送遞員所衍生的問題,防止公司利用法律漏洞,對員工進行剝削
小組舉例外地做法,要求公司與工人簽訂某種合約,確保送遞員有 適當薪金保障,提供清晰的薪酬計算方法,並在合約中加入交通保險,確保員工安全
2, 政府動員作調查
政府應定期對餐飲外賣送遞行業情況進行調查,包括員工受聘數字,薪金及 安全保障等,以有效監管相關平台經營問題
3, 外賣平台改善應用程式
餐飲外賣送遞平台應改善其應用程式,包括簡化工資計算方法,並清楚顯示 員工應得的薪金;為程式增設翻譯功能,使少數族裔員工能看明白顧客地址 或訊息等資訊;在程式增設程式,方便員工作出申訴。
4, 平機會調查
政府應通過平等機會委員會評估和調查服務行業的「種族歧視」,特別是食品外賣送遞,並加強推行措施,打擊及遏止整體勞工及職場上的種族歧視行為。
5, 加強公眾教育
政府、教育及相關社福工作機構應加強公眾教育,提高種族/族裔敏感度, 並承認少數族裔社群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的貢獻。
小組希望社會可以體諒少數族裔外賣員。梁旭明表示,在疫情下,市民增加使用外賣餐飲平台。外賣速遞員的需求就增加。但社會對少數族裔外賣員有的偏見及岐視是最明顯。而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 – 九龍就希望社會可對少數族裔外賣員給予更多尊重,同時促請政府及外賣平台給予他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