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票價連續加足七年 次數冠絕公交 長毛斥馬時亨「冷血」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港鐵和政府近日公布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檢討結果,被戲謔為「只加不減」的方程式完全不變,僅加以「97折」新優惠紓緩票價加幅,並未回應市民減價的期望。回顧兩鐵合併後至今引入的「可加可減機制」,已令票價連續7年「奉旨」加價,較同期其他主要公共交通工具都要多。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直斥港鐵主席馬時亨「冷血」,又指要回購港鐵才能長遠解決「小股東利益高於大股東」的問題。

兩鐵合併以來,除了首兩年凍結票價外,已經連續7年加價。(資料圖片)

政府和港鐵提前一年進行票價機制檢討,決定維持現行方程式,另外過去的「即日第二程九折」就會被「97折」優惠取代,而港鐵乘客日後轉乘專線小巴則會有0.3元折扣。檢討結果推出當天,公眾即批評機制毫無改善,僅在優惠發放方式作小修小補,無助減輕市民車費負擔。

事實上,如方程式不作改動,過去港鐵車費每年自動「只加不減」的情況料會持續。2007年兩鐵合併,港鐵引入票價調整機制,名義上「放棄票價自主」,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及運輸業名義工資調整票價,實際上卻是繞過立法會及行政會議把關,讓港鐵每年不論盈利多少,都可「自動」加價。

梁國雄指港鐵將社會責任推卸至政府身上,直斥馬時亨「冷血」。(資料圖片)

回顧港鐵自2008年以來加價次數,「冠絕」本港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引入機制的首兩年凍結票價,港鐵已經連續7年加價,累計加幅達25.2%。就連過去被批評加價不斷的九巴,自2014年加價3.9%之後,亦未有再加;9年來累計加價4次,加幅為18%。九巴今年亦宣布,因「賺凸」而要按機制和乘客「對分」利潤,將提供兩個月「九五折」優惠。龍運巴士同期加幅則是7.8%,至於電車、城巴、新巴及新大嶼山巴士則各自加價一次。的士就分別於2008、2009、2011(僅新界的士)及2013年加價,次數亦比港鐵少。

渡輪方面,營運長洲、梅窩來往中環航線的新渡輪及營運南丫島、坪洲航線的港九小輪分別加價3次,經營維港航線的天星小輪亦同樣加價3次。雖然三間渡輪公司已向政府申請加價,但尚未實施,即使計算在內,次數亦比港鐵加價次數少。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直斥馬時亨「冷血」,指馬一直「放風」建議要身為大股東的政府以股息補貼車費,實際是將責任推卸予政府,港鐵就「甩身」,繼續漠視小市民利益。另外,馬時亨多次強調檢討機制時要顧及小股東利益及意向,梁國雄則認為在一般上市公司,一定不會出現「小股東利益凌駕大股東」的情況,而以政府目前財力,應主動回購市面上的港鐵股份,才能解決現時「死結」。至於票價機制檢討結果,他就批評微調後「根本無變過」,「只是用巧妙政治手段,做到今年唔加價」。

郭家麒形容張炳良「欺騙市民」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郭家麒就認為,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卻並未積極要求港鐵減價,罔顧市民利益「實在是卸責」。郭又形容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欺騙市民」,「(提出檢討時)以為政府會交功課,點知會搞成咁」,認為長遠而言政府應考慮回購港鐵。

馬時亨承認今次事態嚴重,指已要求管理層盡快調查。(資料圖片/李澤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