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城巴合併|4年度累蝕3.79億元 客量一直跌 僅機場線有盈利
行政會議今日(12日)商討巴士專營權,最後同意新巴明年7月1日起,併入姐妹公司城巴,專營權續期至2033年。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披露新巴城巴的經營情況,其中日後會合併的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專營權業務,自2017/18年度開始虧損,兩者截至2020/21年度,累共虧損4.95億元。
至於城巴專營權二,主要經營機場巴士線,雖然過往多年都有盈利,但疫情下同樣難逃虧損,從上述年度起計,盈利為1.16億元,無法抵消其餘兩個專營權的虧損,兩巴仍蝕3.79億元。
另外,新巴於截自2021年底,一共有688輛巴士,連同城巴兩個專營權,日後城巴的車隊可多達1,647輛。
▼7月12日 匯達交通公布新巴及城巴合併▼
運輸及物流局和運輸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截至2021年底,新巴營運94條巴士路線。隨西港島線及南港島線先後通車,新巴日均載客量由2013年約499,000人次,減少至2019年約458,000人次,減幅約 8.2 %。由於乘客量減少,新巴 車隊在同期由715輛,減少至685輛,減幅約4%。在2020及2021年的疫情期間,新巴的日均載客量,分別減少至約347,800及401, 500人次,其2021年年底的巴士數目為688輛。
城巴專營權一方面,截至2021年年底,共營運96條巴士路線,每日平均載客量由2016年約540, 100人次減少至2019年約506,100人次,減幅約6. 3 %,其車隊亦於同期由767輛減至751輛。在2020及2021年,每日平均載客量分別減少至約369,500及421,400人次,其2021年底的巴士數目為771輛。
▼7月12日 匯達交通公布新巴及城巴合併▼
至於城巴專營權二,截至2021年底,營運30條巴士線,日均載客量由2013 年的約 71,100人次,增加至2019年約105,200人次,增幅約48%,主要為東涌乘客需求上升,而且港珠澈大橋香港口岸通車。巴士車隊在同期由175輛,增至241輛,增幅約38%。不過到疫情期間,2020及2021年的日均載客量分別減少至約56,800及55,300人次,其2021年底的巴士數目為188輛。
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過去4年度蝕近5億元
即使沒有疫情影響,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業務,早已於2017/18年度起,接連四個年度錄得虧損,前者累蝕3.32億元,後者則蝕1.63億元,合共蝕4.95億元,其中城巴專營權一於2020/21年度,便已蝕1.24億元。
雖然在疫情前,城巴專營權二憑着機場及大嶼山服務,一直仍然有盈利,但2020/21年度亦蝕1.05億元,在上述同期內,盈利只有1.16億元,無法彌補其餘兩個專營權的虧損,新巴城巴於四個年度內共蝕3.79億元。
運輸局︰兩巴合併亦需與鐵路及其他交通工具競爭
運輸局表示,在1990年代,中巴服務質素下跌,考慮到市民對港島區的巴士服務水平要求,先後引入新巴和城巴,以增加區內巴士服務競爭,初期上述安排令巴士服務水平和質素提升,然而隨著港島的公共交通網絡持續發展,現有巴士網絡越來越多重整空間,當局相信合併後有更大空間推行巴士網絡重組。另外,由於香港島的人口預計將在未來持續減少,勢令兩巴營運情況更加嚴峻,必須探討可行措施,以扭轉局面。
至於合併專營權會否削弱競爭,影響服務質素,運輸局表示,其實過往兩巴多年前仍屬新創建的年代時,已是同一間母公司,而且入標新路線時,亦要與九巴等競爭;從宏觀角度看,亦需與鐵路及其他交通工具競爭,當局會留意巴士公司的脫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