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年︱減廢表現倒退 人均棄置量高企 一項政策拖足6屆政府

撰文:勞敏儀 黃金棋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四分一世紀,環境有否變得更美好?
環境局減廢成績常被批「肥佬」,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多次說要「向前看」,但回看97年後數據,不難發現近年減廢表現有倒退跡象,多項指標更創新低。即使訂立長遠減廢藍圖,卻淪為無法兌現的期票。
多項環保政策亦裹足不前。自1998年開始提出的垃圾收費計劃,醞釀23年後於2021年通過條例草案,預料最快2023年正式實施,即一項政策由提出到討論及準備,直至最後實施,橫跨足足六屆政府。多項政策大落後,結果令三個在90年代啟用的堆填區面臨逼爆,並須陸續擴建,惟亦料最快要至2026年,才完成全部堆填區擴建工程。

參考環保署1997年報告,當年都市固體廢物每日人均棄置量達1.34公斤。當時報告解釋指,經濟、生活方式及即棄習慣,促成垃圾製造量增長。及後人均棄置量曾升至1.4公斤,至2011年回落至1.27公斤,成回歸後最低。

環境局2013年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指本港當時面對四大挑戰,包括廢物量多、公眾疑念、吸納回收物料的容量限制,以及未完備的基礎建設,並設下十年減廢目標,最遲2017年每人每日棄置量減少至1公斤或以下,最遲2022年再減至0.8公斤,回收率則增至55%。

目標不斷調整,但垃圾量卻不跌反升,2017年每日人均棄置量增至1.45公斤,2018年再增至1.53公斤達回歸後高峰,減廢目標變成期票,無法兌現。

舊藍圖未達標,新藍圖已期望2035年達「零廢堆填」。去年初發表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中期目標是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後,人均棄置量將較2020年逐步減少40%至45%(即約0.8至0.9公斤),回收率目標同樣維持約55%,與舊藍圖相若,惟落實時間表則再推遲。

再細看整體回收率,1997年達33%,其後大致呈升勢,至2010年更達52%,成回歸後最高。不過,回收率到達巔峰後隨即向下滑,2020年跌至28%創回歸後新低,與減廢藍圖目標仍相差一半距離。

+1

廢物回收率屢創新低

廚餘、廢紙及廢膠,成堆填區垃圾三大「巨頭」。《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02年起公布廚餘數據,當年每日棄置量為3,155公噸,其後只有2008年一度跌穿3,000公噸水平,2017年已飆升至3,662公噸。參考每日人均棄置量數據,2015至2020年期間家居廚餘徘徊0.3至0.33公斤,工商業廚餘在2017年曾達0.18公斤,2020年受疫情衝擊,已回落至0.1公斤。廚餘回收率亦一直徘徊在低水平,2011年只有0.04%,近年雖受惠於廚餘廠及回收設施,但2020年僅緩慢升至4.4%。

廢紙每日棄置量在回歸後一直徘徊在2,000多公噸水平,至2013年曾跌至1,823公噸最低位,往後數年棄置量再回升,2019年升至2,704公噸創高峰。不過,廢紙回收情況一向不俗,2011年回收率更達64%,但隨著內地先後實施「綠籬行動」及俗稱「24味」的「洋垃圾」禁運政策,令長年依賴出口的回收業受重創,本港廢紙出口量大減,加上本地紙漿廠最快2025年才投產, 2020年廢紙回收率跌至32%,同樣創下回歸後新低。

至於廢膠棄置量,2001年每日棄置量曾跌至1,426公噸,但2014年起已超逾2,000公噸水平,2018年更達2,343公噸高峰。回收率在2010年曾達69%高位,但近年不少經濟體收緊對固體廢物及再造物料的進口管制,本地回收未如理想,2017年更首度跌至單位數,回收率只得7%。

至於減廢措施,垃圾徵費計劃由首次提出至實施,足足花了25年。翻查資料,港府早於1998年11月提出的《減少廢物綱要計劃》中,建議傾向使用更多的市場手段,如「使用者收費」鼓勵採納有效管理及良好環保做法。

至2005年12月,當時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提出《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當中指廢物收費是改變行為模式的直接工具,直接徵收都市固體廢物費可鼓勵本港的家庭將可回收廢物分類。文件又建議在2007年立法推行廢物收費,以創造直接的經濟誘因去避免和減少廢物。

垃圾徵費曾遭立法會終止審議條例草案工作

經歷多年討論、試驗及公眾諮詢後,至2018年11月,環境局終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然而在2020年6月,立法會條例草案委員會在7票同意、4票反對下通過終止審議條例草案工作。翌年政府重新將條例草案重新交上立法會審議,至8月三讀通過。不過通過條例後,政府亦設18個月準備期,即料最快要至2023年才實施,橫跨回歸後歷屆政府。

垃圾收費未實施,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堆填區棄置量連年高企。當局計劃興建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即新式焚化爐來減輕堆填區負擔。參考當局2005年的推出的廢物管理政策大綱,當時已提出推行污染者自付原則的前提下,在2010年代中期啟用綜合廢物管理設施。

不過,本個首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位於石鼓洲旁I ∙PARK 1,於2017年11月才批出合約,料要至2025年才落成,即比原先預計的2010年代中期延遲多年。而當局計劃興建的第二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則位於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料要至2030年代初啟用。

I·PARK1預計將在2025年投入服務,處理能力為每日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環保署圖片)

多項政策大落後,回歸25年間令三個堆填區面臨逼爆。當局就提出擴建堆填區解決飽和問題,當中只接收建築廢物的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建部份已於去年啟用。不過新界東北堆填區及新界西堆填區只分別在興建與招標階段,料最快要到2026年才完成三個堆填區擴建工程。

hotline